Questions

第1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1:1-11

我們按五年讀經的計劃,剛研讀過舊約第一卷書創世記。今天我們會開始研讀使徒行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使徒行傳是路加福音的續集。路加在這書卷闡述在耶穌升天後,門徒如何按著主所吩咐的大使命從耶路撒冷傳到「地極」。使徒行傳另有「聖靈行傳」和其他相當合適的名稱。研讀這書卷我們得知使徒如何部分落實耶穌的吩咐,從耶路撒冷直到羅馬履行這大使命。

(1) 這書的起頭緊接著路加福音結尾的記載。路加為何說耶穌「藉著聖靈」對使徒們臨別贈言?這一點有何意義?

(2) 路加如何強調耶穌是真的活著的?

(3) 耶穌用40天之久向使徒講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這如何幫助我們對其他使徒的著作有信心呢?

(4) 耶穌囑咐他們留在耶路撒冷等候受「聖靈的洗」。第二章就接著記載使徒被聖靈充滿,用許多方言見證耶穌的復活。這樣,「聖靈的洗」是什麼意思,又不是什麼意思?

(5) 對照第6節和第3節下段。耶穌講說的內容重點是那個國度?使徒們的焦點卻放在那個國度?為何會有此分別?

John Stott 對第6節的注釋:「從他們的問題所用的動詞、名詞和副詞,都實在表明他們混淆了國度的教義。他們用了復興 這動詞表明他們期待著一個擁有政治架構和領土的國度;以色列 這名詞表明他們期待著一個擁有國民的國度;和在這時候這副詞表明他們急切期待心中的國度能不久就被建立。」)

(6) 耶穌的回答如何糾正他們的心態?主耶穌在此重申大使命:

a. 他們的使命是什麼?

b. 要在何處履行大使命?

c. 這使命如何會得成就?

d. 今天你的大使命是什麼?

(7) 耶穌被接上升時,使徒們自然地驚訝定睛看著這個榮耀的景象。兩個身穿白衣的人(相信是天使)問:「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個問題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8) 耶穌很可能是在橄欖山升天的(路24:50)。請對照第11節和撒迦利亞書14:4。這兩節新舊約的經文向我們傳達什麼信息?

(9) 這兩節新舊約的經文向我們傳達什麼信息?

第2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1:12-2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領受了大使命後,使徒們怎樣等候耶穌的應許?

(2) 你又該怎樣等候,預備自己作神的工?在等候期間為何禱告是這樣的重要?為何在這情況一起禱告更是重要?

(3) 路加特別提到耶穌的母親和他的弟兄都在其中等候和禱告。從這記述你可以得到什麼結論?

(4) 路加提到這最初的一小群信徒共有多少人?你知道今天世上有多少基督徒?為何在過去的2000年間會有如此的增長?我們可以學個什麼功課和得到什麼鼓勵?

(5) 現在彼得負起了耶穌原先已訂定給他的領導地位(路22:32)。從詩篇69:25 109:8他領會到猶大的結局是無可避免的,需要有人填補他的空缺。彼得同時是否從聖經得知:

a. 這小群人有責任去揀選人去填補猶大的空缺嗎?(原先的十二使徒是誰選立的?)

b. 揀選的方法(即搖籤)嗎?

(6) 在搖籤前,他們確實有禱告,然後立下揀選的標準:那人必須是自約翰為耶穌施洗至目睹耶穌升天的期間常與他們作伴的。從人的角度來看,這個標準是合理的邏輯。但使徒保羅合乎這標準嗎?是誰選立保羅作使徒的?(參徒9:15)。彼得所立的標準說明了什麼?

(7) 今天你學到什麼主要功課?你可以怎樣應用出來?

第3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1-1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使徒行傳共有32篇講章;這是首次公開佈道的講詞。從這講章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關於如何傳福音和其中不同的重點,並看到這些講詞如何詮釋舊約。

(1) 顧名思義,五旬節標誌著逾越節後的第50天,是慶祝大麥的豐收和小麥的開始收割。眾民要帶著禮物來到耶和華面前(出23:14-17)。你曉得使徒等候那應許的「聖靈的洗」等候了多久?

(2) 試按所描述的來細思聖靈充滿使徒的過程:要分辨確實發生的現象和「好像」發生的現象。

為什麼事件發生得如此「奇突」?聖靈「分開」落在各人頭上可有什麼意義?

(3) 這是在耶穌死後使徒們首次的公開亮相說話。聽眾認出使徒們都是「加利利人」,這話有什麼意義?要公開為復活的耶穌作見證的如此重任,竟交託給他們。你對神的智慧和揀選僕人的原則可以學個什麼功課?

(4) 從這神蹟你對說方言有何認識?

a. 所說的是什麼方言?(第8 節)

b. 目的是什麼?(第12 節)

c. 怎樣發生的?(第4 節)

d. 內容是什麼?(第11 節)

(5) 因當時是節期之故,這群首批聽眾大部份是什麼人?你認為神為何揀選他們成為首批聽眾?

(6) 如此清晰的說方言神蹟擺在面前,為何還會有人譏誚他們是喝醉了酒?這給我們對傳道的事工有什麼認識?

(7) 今天你學到什麼功課?你可以怎樣實行出來?

第4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14-36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讓我們一起從彼得的講道有所學習:

(1) 彼得怎樣扭轉群眾的反對和嘲笑作為見証的機會呢?

(2) 彼得將這神蹟與約珥書2:28-32的預言連在一起。他特別提到末後的日子的來臨:新約對末後的日子的詮釋是以耶穌降世為人開始,以耶穌的再臨為終局。故此,讓我們從這角度來看約珥書的預言:

a. 兒女、少年人,老年人、男人和女人一起說預言,見異象和作異夢:使徒們怎樣應驗這方面的預言?

b. 天上地下要顯出奇事神蹟:按彼得所言,耶穌怎樣應驗了這方面的預言?

c. 整段預言的最後部份在當時應驗了沒有?

(但末後的日子開始了。所以「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彼得繼續講述福音信息時,這一點正是他所強調的。)

(3) 彼得重點提到他們釘死耶穌的罪和耶穌已復活的事實,他怎樣有力地證明詩篇168-11是講及耶穌的復活呢?

(4) 彼得說:「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第32 節)。但是我們都不是親眼目睹耶穌復活的見證人,那末我們可作什麼見證?

(5) 彼得如何引用詩篇1101來證明耶穌是主、是基督?

(6) 今天我們若要與人分享福音,在方式和內容方面,該從彼得的首次公開講詞中學到什麼?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出來?

第5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37-4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真心的悔改是否一定是感到扎心的回應呢?為什麼?

(2) 眾人發問:「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請不要看彼得的回答。若有人這樣問你,你會怎樣回答?請寫下你的回答,然後與彼得的回答作個比較。兩者有什麼主要的分別?其中一個分別會是受洗嗎?為何彼得要求他們「隨即」受洗?(註:學者F.F. Bruce 如此詮釋:「除非受洗是伴隨著內心的蒙恩得救,否則若以為外表的禮儀〈指受洗而言〉有任何價值的話,這就與純正的以聖經為本的教義相違。」)

(3) 路加在這一章記錄的講道相信是一篇更長講道的摘要(我們只需用三分鐘就能讀這摘要一遍)。路加補充說:彼得還用許多話來警誡他們,勸勉他們。我們強調傳福音需要技巧是正確的。但若與彼得傳福音的方式相比,我們的態度欠缺了什麼?

(4) 這批歸信者有些什麼立刻的生命改變表現?請逐一列出。「他們恆心遵守」是什麼意思?他們與大部份初信者有何不同?不同的原因會是什麼?(恆心可繙譯為頑固地。)

(5) 4647 節描述這首個初信的群體所過的教會生活。請逐一列出他們每天所過的屬靈生活。這團體生活與現今我們的教會生活有何不同?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學到什麼?

(6) 這段以講述他們的得救人數天天加增為結束。你認為什麼導致信徒的數目這樣的日增?你和你的教會要有什麼改變才能有如此的增長呢?

第6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3: 1-11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你認為彼得和約翰早就料到、早就預備好去行這個神蹟和說出這名句:「金銀我都沒有...」嗎?

(2) 奉耶穌的名有什麼意義?為何彼得在耶穌眾多的名稱中選用「拿撒勒人耶穌基督」?這個稱呼對這一群有份釘耶穌在十字架的民眾又有什麼意義?

(3) 16: 彼得提到這叫人痊愈的神蹟是基於兩方面:耶穌的名和那人的信心。在記述那人得醫治的過程中,經文實在沒有提及那人的信心。但在得醫治後,那人如何表現他的信心呢?(可參3:11)

(4) 今天在同樣的處境中我們可以怎樣仿效彼得和約翰?

- 我們有什麼是彼得和約翰沒有的?

- 他們有什麼是我們可能沒有的?

- 他們和我們同樣有什麼?

- 我們未必能行這樣的神蹟,但我們仍能做些什麼事使人相信和讚美神呢?

(5) 為何這個行乞的人仍抓緊彼得不放?他要得著什麼?

(6) 今天的經文和反思怎樣對你說話?你可以怎樣實行出來?

第7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3:12-26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是彼得第二篇公開傳福音的講章。讓我們一起從彼得身上學習怎樣傳福音吧:

(1) 彼得如何藉著這神蹟把群眾指向耶穌?

(2) 如果神藉著我們去行一些神蹟,旁人(可能包括信徒在內) 會怎樣看我們?彼得在第12節的話怎樣糾正人的錯誤?這糾正是如何重要或必須?

(3) 彼得的講章可分析如下。請反複思想每一重點,並認識到(一)福音必須有什麼內容(二)若與猶太聽眾分享福音可以提到什麼要點。

a. 當時的聽眾主要是什麼人?

b. 耶穌如何被亞伯拉罕的神所榮耀?

c. 在指出他們的罪時,彼得說:

i. 是他們交祂出去受死的;

ii. 在定意釋放他的彼拉多面前,他們棄絕了祂;

iii. 是他們殺死耶穌的

iv. 卻是出於無知

d. 神叫祂從死裡復活了

e. 使徒們都是見證人

f. 眾先知早已預言基督的受苦,這是神的計劃的一部份

g. 著意提到耶穌的身份,包括:祂是基督,生命的主,聖潔公義的主;

h. 他們要轉向神和悔改。悔改帶來的果效包括:

i. 罪得塗抹;

ii. 安舒的日子必來到

i. 為何耶穌仍留在天上:等候被神再差遣來復興萬物,正如聖先知口所說的。

j. 不信的後果:如摩西警告,必要從民中全然滅絕(申18:15, 18, 19);

k. 他們是蒙福的,因為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耶穌首次被差遣臨到的人。

以上的重點,什麼是向非猶太人傳福音時,同樣必要提到的?

(4) 今天你領受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可以怎樣實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