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第1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10:1-16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使徒行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哥尼流一家的信主是初期教會極重要的轉捩點。這一點可從路加所給予的篇幅看出來。其重要性也可由彼得在第十五章耶路撒冷會議中引用作證看得到。該撒利亞是一個主要外邦城市,相信哥尼流是在當地的會堂中學道的。

(1) 哥尼流明顯是改信了猶太教,並像虔誠的猶太人一樣敬拜神。聖經在這裡特別稱許他生命的那幾方面?

(2) 為何神要用如此奇特的方法帶領他認識救恩呢?(10:34)

(3) 你最欣賞他生命的那一方面?

(4) 如果你遇見一位像他一樣真正敬畏神,但卻未認識耶穌的人,你會怎樣著手幫助他?

(5) 神怎樣預備彼得去經歷異象?

(6) 請細讀這異象的內容:

a. 彼得拒絕吃那些食物是否對呢?(參結4:14)

b. 既然利未記(特別是第11章)清楚稱那些動物為不潔,為何天上的聲音卻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神如何潔淨了牠們?潔與不潔的原委是什麼?(參可7:14-19)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2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10:17-3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聖靈要開聲吩呼彼得跟那三個人去?為何他有「疑惑」?

(2) 至此,這福音所達之處仍是猶太之地,主要是猶太人。換言之,仍是「猶太人」的信仰。既是如此,彼得從那三個人口中聽到關於哥尼流的希奇故事,心中會在盤算什麼?現在要動身向這100%的外邦人傳福音,他要克服什麼困難?

(3) 哥尼流怎樣好好的把握彼得來臨的機會?

(4) 到了哥尼流的家,彼得才領會到異象的真義。這真義是什麼?

(5) 舊約聖經並沒有律法禁止猶太人與外邦人交往。為何彼得說與外邦人交往是「不合例」的?(NIV: not lawful/不合法,是原文之意)

(6) 你能聯想到今日在基督徒中有什麼是被視為不可行,卻是缺乏聖經教訓的支持呢?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3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10:34-4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如果你是彼得,要把耶穌所成就的救恩陳明,你會至少提出福音那5個要點?

(2) 彼得的講道內容應比路加在此的撮要長得多。請用點時間分析其要點:

a. 34-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36-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38-3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40-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42-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可以從彼得的講解知道福音的要道嗎?

(4) 為什麼聖靈在彼得還未講完就降在聽道者身上?

(5) 為何彼得與同來者(路加指明他們是「奉割禮」的)感到希奇?他們希奇什麼?

(6) 這些人是先受聖靈後受浸禮,這樣

a. 你對浸禮有何領會?

b. 你認為得救的原委是什麼?

(7) 這經歷對彼得和初期的教會有何重要性?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4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11:1-1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如果你是使徒或猶大地的信徒,聽到該撒利亞地有整個外邦家庭和親人歸信主耶穌,你立刻會有什麼反應?

(2) 但是當時他們實際的反應是什麼?何故?(要知道,他們質疑的不是腓利般的領袖,乃是使徒的領袖彼得!) 我們在那方面可能與他們相似呢?

(3) 路加在此段經文讓彼得自己重述整個事件。你看出彼得重述的重點何在?他對事件的領會是什麼?(你是否看得出彼得似乎在說,他也是像他們那樣,原先是又希奇又疑惑的?)

(4) 他們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你對這句話有什麼反應?這反映出,在此之前他們對耶穌基督的救恩的認識有何偏差?

(5) 這事件對歷代的教會和信徒有何教訓?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5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11:19-3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現在路加繼續記述他在第八章提及門徒遭逼害四散的後果,同時也把它與這章上文(1-18 ) 的事件串連起來。你看到這串連的重點嗎?

(2) 路加用這一段的報導,叫我們知道1:8的大使命已由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進展到第四個階段:「直到地極」的開始。為何耶路撒冷教會覺得需要差派巴拿巴到安提阿等地去?(23NIV的意譯是:巴拿巴看見神賜恩的“evidence”/證據)。你以為他們是否充份了解大使命呢?

(3) 路加在此正式向我們介紹把福音傳予外邦的兩位主要人物。他們是誰?請用一點時間回想二人是什麼人。為何在眾多比他們在跟從主的年資和背景上更合適的人當中,被神揀選承擔此重任?

(4) 為何門徒被世人稱為基督徒是始於安提阿,而不是耶路撒冷?安提阿教會有何獨特之處?(從未信者的角度來看,耶路撒冷教會與安提阿教會有何不同?)

(5) 世人稱他們為基督徒是什麼意思?今日世人稱你為基督徒又是什麼意思?(基督徒這名稱,原文是基督人之意)

(6) 外邦的教會怎樣回應耶路撒冷的饑荒?誰負責運送這些捐款?(註:林後8:10-11是以這些捐項為背景的。)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6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12:1-2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經過一段平安的日子後(9:31),耶路撒冷教會再一次遭受逼迫。不過這次不是被猶太人迫害,而是被政治掌權者逼迫。我們不曉得希律為何要捉拿使徒,但他持續的迫害行動是為要取悅猶太人。在此,為要尊重猶太人的節日,他把對彼得的審訊(其實是處決) 押後。

(1) 如果你是耶路撒冷的信徒,你會怎樣看這新一浪的逼迫(特別是雅各被殺和彼得被捉拿)

(2) 教會如何回應彼得被捉拿的消息?你以為他們的禱告內容會包括什麼?

(3) 按照所知,彼得至終死在羅馬Nero王手上。在此神為何揀選用如此神蹟性的方法來拯救彼得?這拯救對以下的人有什麼作用?

a. 彼得、

b. 耶路撒冷的信徒和

c. 希律(其實他不是王,是巡撫而已)

(4) 著名解經家William Barclay竟稱:這事件未必是一個神蹟。”(Barclay, Acts, p.95)你可以怎樣駁斥他的論調?

(5) 由這一段的記載,你對這位後來跟從保羅、巴拿巴作宣教,稱為馬可的約翰有什麼認識?(12:2513:13)

(6) 當彼得敲門時,信徒在裡面作什麼?為何他們不信使女的話?這叫我們看到自己的禱告有什麼不足之處?

(7) 為何路加要把希律的終局告訴我們?

(8) 今天的世人在那方面與希律相似?

(9)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7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12:24–13: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路加在此繼續報導教會拓展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事工。

(1) 安提阿是以多元種族見稱,像以前的上海一樣,各種族各有聚居的界域。路加特別介紹我們認識安提阿教會領袖的名字,充份表明這教會,甚至在領導層,反映出社會的多元化種族結構。其中的尼結(Niger)即黑人之意。你如何由此看得出這教會是有力的活出福音的大能?

(2) 保羅不是直接從天上接受揀選和差派的嗎?何必在此接受人的差派和按手?他這樣作給我們留下一個宣教的什麼榜樣?

(3) 這教會是在什麼情況下進行差派的事?

(4) 為何聖靈不是差派一人而是差派二人呢?

(5) 從以上的分析,今日教會當如何作差派的事奉?

(6) 重複的詞句是引出重點的文字技考。你有否留意到這段出現的重複詞句包括什麼?用意何在?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