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第1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8:11-22

我們繼續研讀使徒行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終於到達羅馬

(1) 在保羅這最後的行程,他經過西西里的東岸(敘拉古),意大利的南尖端(利基翁),及那不勒斯港(部丟利),然後到達羅馬。這由耶路撒冷開始的旅程,由12(24:11)變為兩年(24:27),由一條船轉到另一條(27:5-6),由經歷14天風暴的海程(27:33)到滯留米利都三個月,現在終於到達羅馬結束了路加以「我們」第一身的敍述,更結束了保羅為福音流浪的生涯。他終於到達了當時文明世界的首府,也是他殉道之地。我們不曉得路加為何不以保羅殉道為結束,但我們曉得,保羅在此寫他最後的書信。請用點時間細讀提摩太後書4:7-8,細思保羅當時的心情,或許你可以較深的領會保羅為何定意要到羅馬。你能領會保羅要到羅馬的決心嗎?

(2) 羅馬教會並非保羅所建立,但信徒卻從老遠三十至四十哩以外來迎接他。路加說:保羅就「放心壯膽」。這是什麼意思?是否意味著保羅起先不大「放心壯膽」?為什麼?

(3) 以你現在所處的景況,你需要「放心壯膽」嗎?你如何能做得到呢?

(4) 保羅以為耶路撒冷的領袖定必先到達準備作證控訴他,故此希望能非正式的先向當地的猶太領袖申辯。他這申辯的主要內容包括什麼?你以為他申辯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5) 誰知耶路撒冷的領袖尚未來到(他們當然不會冒冬天旅程之險) 。但當地的領袖卻說:「因為這教門,我們曉得是到處被毀謗的。」這句話給福音在這首三十年的傳播作了個恰當的寫照。既是這樣,你認為信徒在那三十年遵行使徒行傳1:8的大使命是成功還是失敗呢?為什麼?

(6) 今天世人「到處」是怎樣論基督教呢?

(7) 今日給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2日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8:23-31

今天我們會讀完使徒行傳。按照「五年靈修計劃」的讀經編排,明天開始研讀約書亞記。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大使命完成的第一階段

(1) 雖然身為囚犯的保羅不能自如的到當地的會堂傳講福音,但他卻能召集了眾多的猶太領袖來聽他講論,「從早到晚,對他們講論這事,證明神國﹝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書,以耶穌的事,勸勉他們」。結果,有信的,也有不信的。既是這樣,為何他引用以賽亞書6:9-10作為講論的結語呢?

(2) 以賽亞書這幾句話的重點是指出,是百姓(不是神)恐怕自己會回轉、得醫治,而不願明白、不願曉得。何故?為何他們不願得醫治?

(3) 路加寫給提阿非羅的信(1:1)到此以最後三節作為結束。你認為這結束語如何回應1:8之大使命?

(4) 路加在最後的兩節刻畫了:

a. 保羅雖被囚,卻有一定的自由;

b. 這傳道的自由有兩年之久;

c. 不少人來見他得聽福音;

d. 沒有人來禁止;

e. 保羅放膽的講道

請參看腓立比書1:12-14,看看你對保羅這兩年的被囚有什麼了解。

(5) 路加說明保羅這樣被囚了兩年,但卻刻意的不提這兩年後的事(即保羅是否立即殉道,或暫得假釋),似乎對他要寫「使徒行傳」的原因不是最重要的。如果連保羅的終局也不是最重要的,那麼什麼才是呢?

(6) 讀完了「使徒行傳」,請用點時間重溫你對這書卷感受,並寫下對你最重要的三個信息。

(7) 今日給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