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加拉太書
一般解經家都接受傳統的意見,認為這書信是寫給「北方的加拉太區」,就是高盧人(Gaul) 在主前三世紀移居之地;在主前25年正式被定為一個羅馬省份。這地區也包括南面的彼西底、呂高尼和旁非利亞。相信使徒保羅在他第二次宣教旅程曾經到訪過(參費高登講義)。
在保羅離去後,從巴勒斯坦來了一些「攪亂」的人,混進教會,並說:外邦信徒如果不接受割禮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他們同時挑戰保羅的使徒身份,因為他並非是十二使徒之一(也不符合彼得在使徒行傳1:21-22所定的使徒的資格)。那些加拉太的信徒似乎全然的接受了這些教訓。
故此,保羅不得不寫信為自己使徒的身份自辯(1:1–2:14);並申明稱義是單單藉著相信基督,不是藉著遵守摩西的律法(2:15–5:15),也提醒他們信主後的生命長進仍是聖靈的工作,並非靠守摩西的律法。
使徒身份的辯明(一)
(1) 問候語(1: 1-5)
a. 就在問候語中,保羅怎樣為自己的使徒身份作辯?(1:1; 參徒9,特別是9:15-16)
b. 在問候他們時
i. 保羅怎樣提醒他們所處的是什麼世代?
ii. 他們是怎樣得救的?
(2) 只有一個福音(1:6-9)
a. 保羅為什麼感到希奇?(1:6)
b. 為何聽從別的福音就是離開那召他們的?這召他們的是誰?
c. 保羅兩次咒詛傳另一福音者:
i. 保羅這樣做是否有點過份?為什麼?
ii. 對你而言,那幾樣是不能更改的福音要道?(可參使徒信經)
(3) 基督直接的啟示(1:10-24)
a. 保羅要為自己的使徒身份作辯的動機是什麼?(1:10)
b. 為要證明他所傳的是直接從基督來的,保羅就重述他被召的經過:
i. 他信主前的生命是怎樣的?(1:13-14)
ii. 路加怎樣記述保羅信主後的一段日子?(見徒9:20-25)
iii. 參使徒行傳9:25和9:26,這兩節之間是有一段的時間距離:保羅在此作出什麼補充?(1:15-18)
iv. 在他第一次短暫的到訪耶路撒冷後,保羅去過什麼地方,(1:19-24)
v. 這與使徒行傳9:26-30吻合嗎?
vi. 保羅在此要說明什麼?(1:11-12)
vii. 為何對他如此重要?
(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使徒身份的辯明(二)
(1) 耶路撒冷的會議(2:1-10)
a. 保羅為什麼要再訪耶路撒冷?
b. 是什麼導致這啟示的?(見徒15:1-2)
c. 這次會議的爭論點是什麼?(見徒15:5)
d. 保羅怎樣看這事件?(2:4-5)
e. 除保羅和巴拿巴外,會議中說話的還有誰?(見徒15:7, 13)
f. 最後誰領導作出判決的?(見徒15:22)
g. 保羅怎樣看這些作決策的人?(2:6, 9)
h. 他們與保羅的職事主要的分別是什麼?(2:7-9)
i. 他們的職事仍有的共通處是什麼?(2:8)
j. 這些耶路撒冷教會的柱石如何肯定保羅的職份?(2:9; 徒15:25-26)
k. 耶路撒冷會議作出的結論是什麼?(見徒15:28-29)
l. 保羅對這結論的演譯是什麼?(2:10)
m. 你認為保羅是怎樣看耶路撒冷會議所作出的決定?
(2) 彼得到訪安提阿(2:11-16)
a. 彼得既是受託傳福音給猶太人的(2:8),為何到安提阿探望保羅和巴拿巴?
b. 彼得原先是與外邦人同吃的,這表明彼得怎樣看信主的外邦人?
c. 為何他見從雅各(耶路撒冷教會的主要領袖)來的人,就立刻退去?
d. 彼得這樣做帶來什麼影響?(2:13)
e. 保羅怎樣怎樣處理這事?他作得對嗎?為什麼?
f. 保羅為何說彼得這樣做是「隨外邦人行事」?(註:在猶太人的眼中,「外邦」是「罪人」)
g. 彼得這偽善的行為如何與福音相違?(2:15-16)
(3) 與基督同釘十字架(2:17-21)
a. 為什麼彼得這行為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相違?(2:17-18)
b. “向律法死”(2:19) 跟“與基督同釘” 有什麼關係(2:20)?
c. 我們今日是為誰活?是怎樣的活?(2:20-21)
d. 保羅為基督活的動機是什麼?(2:20b)
e. 彼得這舉動如何廢掉神的恩和基督救贖之功??(2:21)
(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保羅在為自己使徒身份自辯之後,就責備加拉太信徒繼續靠守律法而活。
3:1-5—聖靈的工作
(1) 加拉太的信徒也多受苦難的(3:4):第一世紀的信徒是因何而受苦的?
(2) 他們原先是怎樣受聖靈的?(3:2)
(3) 信徒信主後要「成全」的是什麼?
(4) 我們是怎樣在信主之後追求「成聖」的?
a. 靠自己的力量?
b. 是仍靠聖靈嗎?
(5) 既是如此,保羅稱加拉太信徒為「無知」,是過份嗎?為什麼?
3:6-9—以亞伯拉罕的信為例
(6) 亞伯拉罕是何時被神稱為義的?(3:6; 創16:1-6)
(7) 亞伯拉罕是何時才受割禮的?(見創17:9ff)
(8) 神應許亞伯拉罕“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與外邦人得稱義有何關?(創12:3; 18:18; 22:18)
(9) 外邦人憑著什麼能作亞伯拉罕的子孫?(3:7,9)
3:10-14—律法不能叫人稱義
(10) 律法既說:“行這些事的就必因此活著” (3:12; 利18:5),為何保羅卻說:“凡以行律法為本的都是被咒詛的” ?(3:10; 申27:26;雅2:10)
(11) 基督怎樣給我們除掉律法的咒詛?(3:13; 申21;23)
(12) 我們怎樣才能接受基督的救贖和所應許的聖靈?(3:11b, 14b; 哈2:4)
3:15-25 —約與律法—(註:保羅以下的辯證是基於創12:7; 13:15; 24:7神對亞伯拉罕和他的子孫(或譯後裔)的應許)
(13) 為何保羅在此特要澄清神對亞伯拉罕「子孫」的應許,而這「子孫」是單數的?(3:16)
(14) 摩西的律法是何時才定立的?(3:17)
(15) 人定的約尚且不能被廢(3:15),律法能否廢掉神所立的約?
(16) 摩西律法的目的(3:19-25)
a. 律法是為什麼“添上” 的?(3:19)
b. 那應許的「後裔」尚未來到前,世人是陷在什麼景況中?(3:22, 23)
c. 這「後裔—基督」既已來到,所應許的怎樣得成就?(3:22b, 25)
d. 既是如此,律法的功用是什麼?(3:24, 25)
e. 基督如何作律法的「中保」?(3:20)
3:26-29—豈只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17) 為何我們信主的人竟成為「神的兒子」?(3:26-27)
(18) 為何在基督裡再沒有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分別?(3:28-29)
(19) 今天你得到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在上一段,保羅用訓蒙師傅(即未成年孩童的監護人)來解釋律法的功用(3:23-25),現在他繼續用這比喻作更詳細的分析。
4:1-7—律法乃監護人
(1) 作為監護人,律法的功用是什麼?(4:2)
(2) 誰是在律法之下?(4:1)
(3) 我們當時是被什麼所管轄?(4:3)
(4) 這身份在何時得到改變?(4:4-5)
(5) 聖靈在我們得兒子名分上作了什麼工?(4:6)
(6) 作為兒子,我們也成為什麼的後嗣?(4:7; 3:29)
4:8-11—不再是奴僕
(7) 我們從前是誰的奴僕?(4:8)
(8) 奴僕的相反該是兒子,但保羅卻以「認識神」,或說「被神所認識」作為相反詞(4:9)
a. 「認識神」是什麼意思?
b. 「被神所認識」是什麼意思?
(9) 仍作奴僕?(4:9b-11)
a. 為何保羅稱謹守日子、月份等為懦弱無用的小學?
b. 為何說他們成為這些的奴僕?
4:12-20—保羅的勉勵
(10) 為何保羅勸他們要像他?(4:12)
(11) 保羅希望能藉著什麼來感動他們?(4:13-15; 保羅沒有澄清他患了什麼病)
(12) 為什麼保羅感到與他們的關係不再一樣?(4:16-17)
(13) 保羅如何比喻他心中的感受?(4:19-20)
(14) 今天對你最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4:21-31—把使女趕出去—保羅用夏甲和撒拉,和她們各人所生的兒子來表明應許勝於律法(參創21:8ff):
(1) 保羅指出夏甲和撒拉各有什麼不同的身份?(4:22)
(2) 她們生子最基本的分別是什麼?(4:23)
(3) 夏甲和她的兒子是什麼徵記?(4:24-25)
(4) 撒拉和她的兒子是什麼徵記?(4:26-28)
(5) 當夏甲的兒子以實瑪利逼迫撒拉的兒子以撒時,帶來什麼後果?(4:29-30;參創21:8ff)
(6) 這事例對我們有什麼關係?(4:31)
5:1-6—基督裡的自由—既是「自主婦人的兒子」,保羅提醒我們該如何使用這基督裡的自由:
(7) 基督把我們從什麼得釋放?(5:1; 參羅6:6-7)
(8) 這自由可以被引伸到從律法得自由嗎?為什麼?
(9) 若仍行割禮是什麼的表示?(5:4)
(10) 會帶來什麼後果?(5:3)
(11) 這會怎樣影響基督的救贖大工?(5:2, 4)
(12) 我們是藉著什麼在基督裡稱義的?(5:5-6)
(13) 為何全與割禮無關?
(14) 「信心」是稱義的途徑:為何保羅特稱之為「生發仁愛的信心/faith expressed in love」?(5:6)
5:7-12—攪亂的人
(15) 攪亂的人怎樣影響了加拉太信徒?(5:7)
(16) 他們的勸導有多危險?(5:8-9)
(17) 神要怎樣對付他們?(5:10)
(18) 為何保羅定意不再傳割禮?(5:11)
(1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保羅在辯明因信稱義的真理時,不斷的提到聖靈在這過程中的工作(3:2, 3, 5, 14; 4:6, 29; 5:5) ;現在他勸導加拉太信徒要活出活在聖靈裡的真諦。5:13-15和6:1-5這以「各人/彼此—原文同字」為題的兩小段,把「聖靈的果子」的教訓夾在其中。故此,(I)我們先思想這兩小段。(II)然後再研讀「聖靈的果子」5:15-26。
( I ) 5:13-15—「彼此/Each other」
(1) 我們既因信稱義、不再為律法的奴僕,為何這自由會容易引來放縱?(5:13)
(2) 律法的總歸:
a. 我們既不再在律法之下,律法是否因此被廢掉?(參主耶穌在太5:17-18所言)
b. 為何「愛人如己」是律法的總綱?(參太22:37-40)
c. 加拉太信徒怎樣犯了這律法的總綱?(5:15)
6:1-5—「各人/Each Other」—如何去愛人如己
(3) 為何保羅似帶諷刺的口吻稱他們為「屬靈人」?(6:1)
(4) 在教會中若發現有人偶然犯了罪,一般的反應是什麼?
(5) 保羅卻吩咐我們當怎樣處理?
(6) 在挽回的過程中,為何保羅提醒我們:
a. 當用溫柔的心?
b. 當自己小心?
(7) 在此,保羅如何提醒我們該怎樣在肢體生活中活出愛人如己的真諦?(6:2)
(8) 保羅道出肢體相交的難處(6:3-6)
a. 為何我們總以自己為「有」(thinking too much of ourselves)?該怎樣去克服?(6:4)
b. 當我們誠實的省察自己時,還會找到什麼可誇的嗎?
c. 就算我們常以別人誇口,我們的原委可會是什麼?這樣與別人比較的心態會引至什麼?
(9) 6:2的「重擔」,原文是指「極重之擔子」;6:5的「擔子」是「背囊」般的擔子(見馮蔭坤著加拉太書釋義,291頁):
a. 那些重擔是我們要與人分擔的?
b. 那些是自己該擔的?
( II ) 5:16-26—情慾的事與聖靈的果子(註:「情慾」原文是「肉體/flesh」)
(10) 我們都經歷到情慾與聖靈在我們裡面的相爭:
a. 我們怎樣才能勝過情慾?(5:16, 18)
b. 我們怎能做到「順著聖靈而行/walk in the Spirit」?(參約15:5)
(11) 情慾的事(5:19-21)—這裡所列的15樣東西可分為四類:
a. 色情的事:姦淫、污穢、邪蕩
b. 靈界的事:拜偶像、邪術
c. 與人相處的事: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 嫉妒
d. 放縱的事:醉酒、荒宴
保羅既是針對信徒而言,請按這裡所列的逐一作反思,看看你在什麼事上已向肉體低頭。
(12) 聖靈的果子(5:22-25)—這九樣東西大概可分為三類:
a. 既是九樣,為何保羅在原文以「單數」而論「聖靈的果子」?
b. 這九樣生命美德都可以在主耶穌身上找到。試就這些美德來細想以下的問題:
i. 主耶穌怎樣顯出這些美德?
ii. 我當怎樣也活出這些美德?
1. 基督的屬性
a) 仁愛/love(加2:20)
b) 喜樂(約16:24; 17:13)
c) 和平/peace—平安(約14:27; 16:33)
2. 對人(特別是軟弱的罪人)
a) 忍耐(提前1:16)
b) 恩慈(路6:35)
c) 良善/goodness(太5:45; 7:11)
3. 面對試煉
a) 信實/faithfulness(來2:17; 提後2:13)
b) 溫柔/meekness(太11:29; 賽53:7)
c) 節制(太27:41-44)
(13) 聖靈果子的結語:
a. 為何保羅似帶諷刺口吻的說:“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
b. 為何也以「彼此」為題,結束這段「靠聖靈行事」的教導?(5:26)
(1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書信的結束,看似是一般屬靈的勸勉,其實針對「割禮」的意味仍是明顯的:
6:6 —「愛人如已」—保羅尚有一個提醒
(1) 這提醒是什麼?
(2) 原因何在?
6:7-10—種什麼、收什麼
(3) 在上一章5:19-21,保羅曾警告我們放縱情慾會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5:21)
(4) 現在,他在這方面再給我們什麼警告?(6:7, 8a)
(5) 在鼓勵我們要順著聖靈撒種時,他提醒我們,這樣便必收「永生」(6:8b-10)
a. 永生豈不是凡信主的人所必得的嗎?(約3:16; 6:47)
b. 這提醒的重點是什麼?
(6) 若我們不灰心的行善,除得永生外,尚得什麼收成?(6:9; 參路6:35;弗 6:8;彼前2:12)
(7) 是什麼會使我們灰心行善,特別是向信徒一家的人?(6:10)
6:11-16—割禮的錯謬
(8) 保羅一般的書信是有文書代抄的:何以他要親手寫此信?(6:11)
(9) 保羅以親筆寫信來感動(impress)加拉太信徒:
a. 那些「攪亂的人」卻怎樣希圖用外表勉強他們呢?(6:12a)
b. 這些假師傅如何藉著教導割禮來避免受逼迫?(6:12b)
c. 保羅怎樣指出這些人的假冒為善?(6:13)
d. 這些假師傅如何藉傳割禮而誇口?
e. 保羅卻以什麼誇口?為什麼?(6:14)
f. 加拉太信徒該以什麼為重?(6:15; 林後5:17)
6:16-18—結語
(10) 這結束的問題是特別的:
a. 保羅問候那些「照此理而行的」:這「理」字是我們今天的「正典/canon」這字。保羅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b. 為何在結束時特別亦問候「神的以色列民」?
(11) 保羅明顯遭受到甚多的攪擾(6:17)
a. 他在這書信中為了什麼「攪擾」他的事來辯證?
b. 他在身上已帶著耶穌的印記是指什麼而言?(6:17; 參林後11:23-30)
(12) 在讀完這充滿感情的書信時,你可以想到有那三樣事情給你最深刻的印象?
(13) 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