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第1日

經文默想
希伯來書11:20-22

本週我們會完成研讀新約希伯來書。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希伯來書的作者繼續用舊約「信心偉人」的榜樣來鼓勵信徒堅持所承認的指望10:23),不至退後沉淪10:39:

(1) 信心偉人之五以撒(11:20一般信徒一向沒有以他為信心的榜樣:

a. 作者以那一事例來談論以撒的信心?(請參創27:27-29)

b. 他給雅各什麼祝福?(見創27:37-40)

c. 他給雅各的祝福有否成為事實?

d. 雖然雅各是藉著欺騙來得到祝福,而以撒後來也拒絕收回這祝福:這事件如何顯出以撒的信心?(以撒是把他從亞伯拉罕所承受的祝福,轉遞給雅各的。見創26:2ff)

e. 他在摩利亞山任由亞伯拉罕獻上作燔祭(創22),是已顯出他的信心嗎?為什麼?

(2) 信心偉人之六雅各(11:21

a. 雅各如何處理他從以撒所承受的祝福?(見創48:14, 19)

b. 這如何顯出雅各的信心?

(3) 信心偉人之七約瑟(11:22

a. 對你而言,約瑟生命中那一事件最能顯出他對神的信心? (可參詩105:17-19論到約瑟的話)

b. 作者在此則以那一事例來談論約瑟的信心?(請參創50:24-25)

c. 他臨終之言有多重要?如何顯出他的信心?

(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2日

經文默想
希伯來書11:23-29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信心偉人之八摩西的父母(11:23

a. 摩西的父母在他出生後,如何顯出他們的信心?

b. 他們這樣的動用信心,對神給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之應許的延續上,有什麼重要影響?

c. 見他是個俊美的孩子是什麼意思?(參下註一)

(2) 信心偉人之九摩西作者列舉以下的事例來論到摩西的信心(不妨參司提反在徒7:20ff所給摩西一生的簡論):

a. 因著信,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11:24-26)

i. 是誰救了嬰孩時的摩西?他該存感謝的心嗎?(7:20-21)

ii. 作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得享什麼權利? (11:25;參見7:22)

iii. 為何聖經卻說那些是“罪中之樂”?

iv. 為何他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

v. 為要與神的百姓相同,他付上了什麼代價?

vi. 為何聖經說,他所受的是為基督受的凌辱(參下註二)

vii. 在這裡,摩西所顯出的是什麼信心?

b. 因著信,離開埃及 (11:27)

i.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法老的埃及,要冒著什麼危險?

ii. 為何他竟能恆心忍耐?

c. 因著信,守逾越節(11:28)

i. 把血灑在門框、門楣上的目的是什麼?(12:7)

ii. 他因著信而順服,帶來什麼結果?

d. 以色列人因著信,過紅海(11:29) :百姓的信心得到得什麼賞賜?

e. 摩西的信心

i. 摩西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約瑟的信心有什麼相同之處?

ii. “他想望所要得的”是什麼賞賜?(11:26)

(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一:“加爾文認為不是孩子外表的俊美感動了他們,因為信心,像神一樣,不是看外表的,乃在乎內心(參撒上16:7),乃‘因某些記號是在孩子身上,指出這孩子將來的卓越,顯示他會從平庸變成不凡。” (NICNT, Hebrews, 309)

註二 “這裡所說摩西與百姓同受的乃是為基督而受的凌辱可堪注意。當摩西見法老要求他釋放祂的百姓時,神就把這些話放在摩西口中: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頭生)’ (4:22) ,同樣適用於耶穌個人和以色列整體。彌賽亞是與祂的子民合而為一:如骨中之骨、肉中之肉。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 (63:9),而在時候滿足時,像祂百姓一樣,作埃及中被召出來,同樣的經歷祂的「出埃及/exodus(9:31) (路加所用的去世 一詞,原文是exodus—出埃及同一個字編者按)

第3日

經文默想
希伯來書11:30-40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信心偉人之十約書亞(11:30)—耶利哥之役是以色列人在約書亞帶領下,進迦南之第一場戰役(參書6 
a. 攻打耶利哥城的戰略有多特別? 
b. 神藉此要祂的百姓認識什麼? 
c. 如果這戰役失敗又如何?對神給亞伯拉罕和列祖的應許會有什麼影響? 
(2) 信心偉人之十一喇合(11:31) 
a. 為何喇合選擇和平的接待探子?(參書2:8-14) 
b. 喇合與前述的眾信心偉人有什麼重要分別 
c. 在亞伯拉罕所承受的應許,在基督耶穌身上得至終的實現中,喇合扮演了什麼重要角色?(見太1:1,5) 
(3) 其他信心偉人 11:32-39作者繼續從舊約時代列舉其他信心的偉人,有著名的、也有寂寂無名的: 
a. 較著名的包括以下人物:試把其中三人的信心榜樣稍作反思: 
 i. 基甸可參士師記第7章的事跡。 
 ii. 巴拉見士師記4:1-10 
 iii. 參孫見士師記15:14-20(他臨終時所顯出的信心) 
 iv. 耶弗他見士師記11:29-33 
 v. 大衛如他在擊殺歌利亞的事蹟上所顯的信心 (見撒上17:41-49 
 vi. 撒母耳和眾先知如以利亞在迦密山所顯的信心(見王上19) 
b. 不論是否為人所知曉,作者把其他舊約時代信心的事跡詳盡的列出請把其中你能聯想到的人物加以思想 (我亦加插一些我聯想到的例子): 
 i. 制服敵國 
 ii. 行了公義 (如所羅門王上3:16ff 
 iii. 得了應許 
 iv. 堵住了獅子的口 (如但6章) 
 v. 滅了烈火 (如但3章) 
 vi. 脫了刀劍的鋒刃 (如耶36:19, 26 
 vii. 弱變為剛強(如斯4:13-17 
 viii. 勇敢退敵 (如代下20:15ff 
 ix. 婦人得自己的死人復活(如王上17:17-24 
 x. 忍受嚴刑,不苟且得釋放(參下註) 
 xi. 忍受戲弄、鞭打等(如王下2:23 
 xii. 被捆鎖、監禁(如耶20:2 
 xiii. 被石頭打死(如王上21:13 
 xiv. 被鋸鋸死(猶太傳統相信以賽亞是在瑪拿西時期被鋸鋸為兩段) 
 xv. 被刀殺(如耶26:20-23 
 xvi. 披著羊皮各處奔跑 
 xvii. 受窮乏、患難、苦害 
 xviii. 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 
1. 你有為主嘗過以上的一些經歷嗎? 
2. 以上那一個信心偉人是你最敬佩的?為什麼? 
3. 聖經給他們的評語是什麼?(11:38 
4. 為何說他們仍未得所應許的?原因是什麼?(11:39-40 
5. 這原因對你有什麼鼓勵? 
(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這正是以利沙所得的刑罰,他是馬加比時代的尊貴的猶太人;他是自願的、毫不猶疑的面對刑具……而不肯吃不合律法的食物。在馬加比第四書中,以利沙與其他七個青年被用木架來拷打,與中古時代的輪轉拷刑相似。 (NICNT, Hebrew, 325)

第4日

經文默想
希伯來書12:1-15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不可灰心的勉勵: 

(1) 如同雲彩的見證人(12:1

a. 用「雲彩見證人」來喻這些舊約信心偉人合宜嗎?為什麼?

b. 要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指賽事/race)

i. 從信心偉人的例子,你可曉得這是什麼路程/race

ii. 擺在我們面前/marked out for us是什麼意思?

c. 如何奔跑?

i. 要存心忍耐:會有什麼東西使你灰心的?

ii. 要脫去、放下:

1. 各樣(阻礙)的重擔:你需要放下的重擔可是什麼?

2. 容易纏累的罪:對你而言是那些罪?如何才能「脫去」?

(2) 基督的榜樣(12:2-3

a. 耶穌是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那位:這提醒的作用何在?

b. 祂要忍受什麼痛苦?(12:2-3)

c. 祂能忍受的原因是什麼?

d. 祂的忍受帶來什麼結果?

e. 我們當仰望祂(fix our eyes on Him/NIV)

i. 這是什麼意思?

ii. 這樣仰望對我們有什麼幫助?(12:3)

iii. 若不這樣仰望又如何?

(3) 受苦與管教(12:4-15

a. 說他們與罪惡相爭還未到流血的地步,證據何在(12:4)

b. 信心偉人抵擋的是別人的罪,但按這裡所引用的箴言(3:11-12),是指誰的罪?(12:5-6

c. 雖然是受神的管教,證明我們與神有什麼關係?(12:7-8)

d. 按一般的習俗(包括舊約猶太人的風俗),私生子缺乏什麼權利?

e. 地上的父親與我們天上的父的管教有什麼分別?(12:9-10

f. 回想你最近一次受到(神)的管教(12:11):

i. 當時你的感受是怎樣?

ii. 事後有否結出平安、義的果子和神的聖潔?

iii. 為什麼?

g. 要強壯起來(12:12-15

i. 面對困難時軟弱起來,當如何是好?(12:12)

ii. 我們強壯起來會怎樣影響別人?(12:13)

iii. 作者繼續提醒我們兩樣與群體生活有關的是什麼?(12:14)

iv. 神的恩是廣賜眾人的:

1. 「失了神的恩」是什麼意思?

2. 會使人失去神的恩的原因之一是什麼?(12:15)

3. 這原因的破壞性有多可怕?

(4) 天你得到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5日

經文默想
希伯來書12:16-29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在用神為父的心來勉勵信徒要忍受神的管教後,作者在此以警告的語氣來重提背道的罪:

(1) 以掃的例子(12:16-17

a. 為何作者以以掃賣長子的名份作「貪戀世俗」的例證?(12:16

b. 以掃這決定帶來什麼可悲的後果?(12:17; 27:38

c. 這對讀者是什麼警告?

(2) 在舊約之下就近神西乃山的經歷(12:18-21; 參摩西在申4:11ff的重述)

a. 作者指出事發在「那能摸的山」的用意何在?(12:18

b. 神當時顯現的情景是怎樣的?(12:19

c. 神給就近祂的人定下什麼限制?(12:20)為什麼?

d. 這可怕的情景對百姓(連摩西在內)帶來什麼影響?(12:19, 20, 21

(3) 在新約基督寶血之下就近神(12:22-24

a. 作者怎樣稱現在神的所在?(12:22

b. 與舊約相比,這裡所缺乏的是什麼氣氛?

c. 作者說我們來到的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同時是

i. 長子的會所:

1. 誰是這些長子?(見啟21:27

2. 你在其中嗎?

ii. 審判眾人的神:

為何卻沒有懼怕的氣氛?原因何在?

iii. 義人的靈魂(一般相信是指舊約基督前的信徒 —Bruce, 360

1. 這新約為他們成就了什麼?

2. 他們怎樣被成全

iv. 耶穌:

1. 耶穌在新約中的角色是什麼?

2. 為何說祂的血所說的比亞伯的更美?(創4:10

(4) 總要謹慎的警告(12:25-29)

a. 在西乃山,神說話帶來什麼果效?(12:26; 19:18

b. 百姓是否聽從神在西乃所賜的律法?

c. 他們以後的世代又如何?(12:25

d. 因著他們的叛逆,神說祂要在末後作什麼事?(12:26; 2:6

e. 作者怎樣解釋這預言?(12:27; 見啟20:11; 21:1

f. 我們既然承受那不能被震動的神的國,該當如何?(12:28

g. 神既是烈火 ,我們該當如何?(12:28

(5)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6日

經文默想
希伯來書13:1-14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作者語重心長的結束了他帶警告的辯證後,在信書的末段就提出對個人與群體生活實際的勸勉:

(1) 愛心(13:1)

a. 我們要怎樣相愛?

b. 這是什麼意思?

(2) 客旅(13:2)

a. 作者用什麼來鼓勵我們接待客旅?(可參創18:1-33

b. 這是否我們款待人的惟一動機?為什麼?

(3) 被囚的(13:3)

a. 為何作者把被囚的與被苦害的相提並論?

b. 我們當如何「記念」他們?(參太25:36

(4) 婚姻(13:4)

a. 「同居」是否「婚姻」?為什麼?

b. 作者就婚姻提出什麼警告?

(5) 貪財(13:5-6)

a. 能不貪財的秘訣是什麼?(13:5

b. 從出埃及之時,神就怎樣應許屬祂的人?(見申31:6, 8

c. 詩篇的作者就此給我們立下什麼榜樣?(詩118:6, 7

d. 你能從心裡說出詩人的話嗎?為什麼?

(6) 先賢(13:7-8—原文是以過去式講論這些教導者的)

a. 我們該怎樣「想念」這些屬靈的教導者?

b. 8節與第7節有何關係?

(7) 怪異獻祭飲食的教訓(13:9-14

a. 這裡所論到的是什麼怪異的教訓?(13:9)

b. 天上與地上的祭壇

i. 為何地上祭壇的祭司不可吃天上祭壇的祭物?

ii. 基督既如地上祭牲被獻在(耶路撒冷)城外:

1. 我們也當出到營外是什麼意思?( 像徵舊約獻祭的所在和其律法條例)

2. 為何離開這舊約的 會給當時信徒帶來凌辱?離營與尋求將來(永遠的)城有何關?

3. 這樣的比較怎樣顯出那靠飲食(指吃祭物)怪異教訓的錯誤?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7日

經文默想
希伯來書13:15-29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實際生活的勸勉(續)

(1) 舊約的獻祭、飲食條例既然無效(13:15-16)

a. 神所喜悅的祭是什麼呢?

b. 這些是否你常獻的祭?

(2) 順服作領導的(13:17)

a. 為何在教會中要作這樣提醒?

b. 作者提出服從領袖的原因是什麼?

(3) 要求代禱(13:18-19)

a. 為何作者覺得需要要為自己作辯?

b. 13:19給我們看到作者與收信人有什麼關係?

(4) 祝福語(13:20-21)

a. 作者如何稱神?神藉基督作成了什麼?(13:20)

b. 作者怎樣稱基督耶穌?(13:20)

c. 兩個祝福:

i. 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

1. 是什麼意思?

2. 成全的目的是什麼?

ii. 在他們心中行祂喜悅的事

1. 是什麼意思?

2. 這對你有什麼意思?

(5) 結語(13:22-25

a. 為何作者說這信還是簡略的話?

b. 這裡給我們曉得提摩太的晚年有什麼遭遇?

c. 作者寫信時身在何地?

(6) 到這書信結束時,請停下、稍翻閱你研讀這書時寫下的心得: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可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