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會研讀新約彼得前書。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彼得前書
早期教會的教父都一致認定使徒彼得是彼得前書的作者,正如他在這寫給散住當時小亞細亞五個羅馬省份的信徒的書信中的自稱。這五個省份位於今天的土耳其。書信的內容叫我們知道,寫書時正值基督徒處身在羅馬帝國中經歷越來越厲害的逼迫。而他書寫這信的目的是要勉勵信徒如何在苦難中在不信的人當中生活。一般相信,彼得是在主後60-62年間,即尼魯王尚未發動對基督徒全面的逼迫前,在羅馬所寫的。5:13所指的巴比倫就是暗指羅馬—這是啟示錄所慣用的暗語(啟16:19; 17:5; 18:2) ,而且當時的巴比倫仍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廢墟(TNTC, 33) 。書信的內容,加上收信人的所在地,讓我們曉得這書信的主要對像是外邦的基督徒。
1:1-2—問候語
(1) 在思想這信的內容之前,試回想:
a. 彼得蒙召的經過是怎樣的?(參路5:8;約1:42)
b. 彼得跟從耶穌三年中其中一個重要的經歷。(如太17:1ff)
c. 彼得在初期教會的位置。(如徒2)
(2) 他怎樣稱呼收信人?(1:1) 他們是什麼的信徒?(參2:10)
(3) 如果可以,請參閱聖經地圖,看看這五個省份的所在:為何彼得稱他們為「寄居」的?
(4) 1:2如何給我們看到「三位一體」的神怎樣配合來完成這救恩在我們身上?
1:3-12—榮耀的救恩—於信書之始,彼得先論到基督救贖的寶貴:
(5) 彼得為何以頌讚為始?
(6) 在指出這是神的大憐憫時,彼得說我們因「重生」而得到兩個什麼東西?(1:3-4—原文是born again “into”)
(7) 為何他稱我們的救恩為「活潑的盼望/Living Hope」?
(8) 至於「基業」,這是用來形容以色列所要得的「產業/inheritance」,即迦南、應許地(民26:54) :
a. 我們所得的基業與以色列人所得的應許地有什麼主要的分別?
b. 我們既已重生,為什麼彼得說我們所得的(指這基業)
i. 仍須神大能的保守?
ii. 到末世才顯現?(參羅13:11ff; 8:23ff)
(9) 活在「事實與實現」的張力中(1:6-9) —雖有活潑的盼望和基業,仍在百般的試煉中:
a. 試煉有何目的(1:7)
b. 我們怎樣顯出我們是得著了靈魂的救恩?(1:8-9)
c. 這是否你的寫照?為什麼?
(10) 基督救恩的奧秘(1:10-12)
a. 眾多舊約先知預言基督的救恩
i. 是誰給他們這些啟示?(1:11)
ii. 他們對救恩知多少?
iii. 他們既詳細尋求考察,卻仍有什麼不知道的?
b. 是誰傳福音給我們的?(1:12)
他們靠誰給我們報信?
c. 為何天使也要詳盡察看這救恩?(1:12)
這給我們看到:
i. 天使的有限?
ii. 還是神憐憫的愛的奧秘?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既論到我們已重生且得活潑的盼望和永遠的基業(1:3-4) ,彼得在此要我們「盼望」和「聖潔」 (這小段的主詞):
a. 為此,彼得囑咐我們必須「約束己心」和「謹慎自守/fully sober」(1:13) 。
什麼會叫我們的心不受約束?什麼使我們不能全然的警醒?
b. 我們當盼望的是什麼?(1:13)
i. 我們如何知道自己在盼望什麼?
ii. 你今日盼望的是什麼?
c. 要聖潔(1:14-16)
i. 理由包括什麼?
ii. 與作順命的兒女有何關?
iii. 與那召我們的是聖潔的有何關?
iv. 你是否「順命的兒女」?在「一切所行的事上」是聖潔的嗎?
(2) 除提醒我們召我們的天父是聖潔的外,彼得也吩咐我們「在世寄居的日子」要敬畏神:
a. 為何我們要敬畏父神?(1:17)
b. 為何說我們的日子是「在世寄居」的?
c. 這敬畏與我們是怎樣被救贖有何關?(1:18-19)
d. 為何特把基督的寶血與金銀相比?
e. 為何說基督是在末世「為我們顯現」?(1:20)
f. 為何以我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來結束這小段的話?(1:20)
(3) 彼得指出我們因順從真理,就已潔淨己心(1:22)
a. 為何特別因而吩咐我們要「切實/deeply」相愛?(1:22)
b. 他列出這吩咐的理由是什麼?(1:23-25)
(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2:1-3—才生的嬰孩的樣式
(1) 彼得如何形容剛重生得救的信徒?(2:2)
(2) 這些屬靈的嬰孩該怎樣做?原因是什麼?(2:2)
(3) 如此愛慕靈奶的原因是什麼?(2:3)
(4) 「愛慕/crave」帶著什麼意思?
(5) 什麼是「純淨的靈奶」?
(6) 什麼是「純淨的靈奶」的相反?(2:1)
(7) 為何彼得要強調「一切」?(2:1)
(8) 在這些要除掉的東西中,那一樣仍是你沒有完全除掉的?
2:4-5—比個人重生更大的意義
(9) 除了把我們比作才生的嬰孩外,彼得現在把我們比作什麼?(2:5)
(10) 我們是如何成為「活石」的?(2:4)
(11) 彼得指出信徒得救之集體使命是在乎建造靈宮—即神的聖殿、居所(2:5)
a. 我們在這靈宮佔什麼位置?
b. 這位置有什麼功用?
c. 這被建造的既是神的居所,我們該如何生活?
d. 這既是聖殿,我們是聖潔的祭司:我們能獻上什麼叫神悅納的靈祭?
2:6-8—基督是房角石—彼得引用三段舊約經文來表明新約信徒(即教會) 是神的殿:
(12) 以賽亞書28:16 —是誰安放這房角石?是為誰而安放的?(2:6)
(13) 詩篇118:22 —這預言怎樣得到應驗?(2:7; 徒4:11-12)
(14) 以賽亞書8:14 —絆跌的是什麼人?(2:8; 羅9:31-33)
2:9-10—不只是神的殿
(15) 我們如何知道彼得是主要論到外邦的信徒?(2:10)
(16) 2:9引自出埃及記19:5-6
a. 以色列與神的關係是什麼?
b. 雖然神已在利未人中揀選了作祭司的:
i. 為何卻說整個以色列是「祭司的國度」?
ii. 他們該怎樣活出聖潔的國民的真諦?
c. 新約信徒作為被神「揀選的族類」(2:9)
i. 雖然神已在我們中間也揀選了作傳道,牧師的,我們怎樣能整體的活出「君尊祭司」和「聖潔國度」的真諦?
ii. 作為「屬神的子民/God’s special possession」對你有什麼特別意思?
(1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由這裡開始,彼得集中教訓信徒該如何實際的在世上活出聖潔的生活:
2:11-12—客旅、寄居者的生命
(1) 禁戒肉體的私慾:
a. 私慾怎樣與我們靈魂爭戰?
b. 這個吩咐:
i. 是否表明禁戒私慾是做得到的?
ii. 怎樣能做得到?
(2) 品行端正:
a. 我們的好行為如何能叫人歸榮耀給神?
b. 是在什麼時候?(可參下註)
2:13-17—要順服掌權的
(3) 要順服掌權者的原因是什麼?(2:14; 亦參羅13:1)
(4) 「為主的緣故」是什麼意思?(2:13)
(5) 是否該有例外?(見出 1:17;但 3:13-18; 6:10-24;徒 4:18-20; 5:27-29;來 11:23)
(6) 彼得勸勉我們「總要作神的僕人」(2:16) :這包括什麼?(2:17)
(7) 神會如何使用我們的善行?(2:15)
2:18-25—對僕人的吩咐
(8) 僕人要怎樣順服主人?(2:18)
(9) 為什麼?(2:19-20)
(10) 以基督作榜樣(2: 21-25)
a. 基督如何為作僕人的作順服的榜樣?(2:22-23)
b. 祂的順服帶來了什麼果效(2:24)
c. 我們因著祂的順服得著什麼益處?(2:25)
d. 作為基督的門徒,我們是為什麼蒙召的?(2:21)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鑒察的日子」是中文帶釋經性的繙譯。原文是指神眷顧(visit) 的日子,也可包括主耶穌在登山寶訓時所提到的,不信的人在地上,因信徒的好行為而信主、以致歸榮耀給神。(太5:16)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3:1-6—對妻子的吩咐
(1) 3:1的原文是以「照樣地/likewise」作開始的。這是指到:
a. 「為主的緣故」?(2:13)
b. 還是基督的榜樣呢?(2:21)
(2) 為何特別的說:「自己」的丈夫?
(3) 似乎當時信徒中多有未信的丈夫:既是這樣,信主的妻子的順服有什麼重要性?(3:1-2)
(4) 「貞潔」和「敬畏」與順服丈夫有何關?(3:2)
(5) 外表的妝飾是否一定不對?為什麼?(3:3)
(6) 內裡的溫柔和安靜有什麼寶貴之處?(3:4)
(7) 以撒拉為古時「聖潔婦人」為例:
a. 她們內裡的妝飾與「仰賴神」有何關係?
b. 撒拉怎樣表達對亞伯拉罕的順服?
c. 在勸勉婦女要跟從撒拉的榜樣時(3:6)
i. 什麼是「行善」?
ii. 為何提到「不因恐嚇而害怕」?是誰的恐嚇?
3:7—對丈夫的吩咐
(8) 「也要」原文是「照樣/likewsie」:是指什麼?
(9) 按情理(原文是按所知的/according to knowledge)
a. 按下理,這知識或情理是指什麼?
b. 妻子一般比丈夫在什麼方面「輭弱」?
(10) 丈夫若不按情理與妻子同住:
a. 會怎樣影響他們的禱告?
b. 為什麼?(留意彼得指出夫婦「一同作承受的/co-heirs」真理)
3:8-12—對眾人的吩咐
(11) 彼得指出神希望我們能承受福氣:
a. 按第10節所言,是什麼福氣?(參詩34:12)
b. 能承受這福氣的條件是什麼?(3:10b-11)
c. 為什麼?(3:12)
(12) 在吩咐我們要「離惡行善」時(3:11) ,彼得給我們一些實質的勸勉(3:8-9)
a. 我們要離的是什麼惡?
b. 我們要行的善包括什麼?
c. 試把以上所提到的逐一作自省?
d. 什麼會叫你的禱告受阻?
(1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3:13-16—為義受苦
(1) 彼得在3:13所發的問題:你的回答是什麼?原因在那裡?
(2) 為何為義受苦是有福?(3:17)
(3) 彼得說:當我們為義受苦時
a. 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是什麼意思?(3:15)
b. 這怎樣幫助我們不害怕、不驚慌?(3:14b)
c. 正面地,我們更要常作準備去回答:
i. 我們回答的內容是什麼?
ii. 回答時當有的態度是什麼?
iii. 為什麼呢?
3:17-22—基督的榜樣
(4) 基督的受苦給我們成就了什麼?(3:18)
(5) 祂作的那些是我們不能作的?
(6) 祂的死是否祂的終局?
(7) 3:19是難明的(參下註) ,但挪亞方舟的事蹟本身是有清楚的記載:
a. 那時有多少人因方舟從水中得救?(3:20;創7:13)
b. 這「水」怎樣表明我們藉著基督得救?(3:21;亦參羅6:2ff)
(8) 基督的復活帶來什麼果效?
(9) 基督這榜樣怎樣證明“行善受苦,總強如因惡為苦”(3:17)
(10) 為何彼得加上一句說“若是神的旨意/if it is God’s will” ?(3:17)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彼得沒有說基督的靈是在復活之後去傳道給那被監禁的靈,只說祂的靈曾去傳;那些被監的靈是指那些不聽挪亞所傳的道的人—他們的不信從使他們的靈在彼得的時候仍被囚禁。故此,這番話按聖經一般的真理來解釋,該是這樣:基督的靈是在藉著挪亞所傳的去給那世代的人發出警告,就如保羅所言,基督這靈磐是隨著以色列人走過曠野一樣(林前10:1-4) 。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4:1-6—為義受苦(續)
(1) 基督受苦是帶著什麼心志?(2:21ff)
(2) 為何彼得吩咐要以這心志作「兵器」?
(3) “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 是什麼意思?
(4) 這在那些受過苦的人身上怎樣顯出來?(4:2)
(5) 這是否你的經歷?
(6) 4:3所列的是否他未信前,或你現在周圍未信的人的寫照?
(7) 你曾否有4:4所言的經歷?
(8) 既有4:5所言的審判,我們當怎樣對待那些毀謗我們的人?(註:4:6所言的「死人」該指生前聽信福音信主、現在已死的人)
4:7-11—萬物結局近了
(9) 萬物結局在當時已近,現在呢?(參太24:7-8)
(10) 萬物結局既近,謹慎、自守(alert and sober) 有什麼特別的重要性?
(11) 這與禱告有什麼關係?(4:7)
(12) 怎樣活在信徒的群體中(4:8-11)
a. 彼此切實相愛(4:8)
i. 為何彼得在此重複1:22的吩咐?
ii. 所遮蓋的罪是誰的罪?
b. 我們可以怎樣應用這互相款待態度的吩咐?(4:9)
c. 恩賜的使用(4:10-11)
i. 恩賜為何賜給我們?(4:10)
ii. 我們當如何使用?(4:10和11)
d. 彼得對講道者有什麼提醒?(4:11)
他的重點是什麼?
e. 這些吩咐終極的目的是什麼?(4:11b)
(13) 今日給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