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會研讀新約彼得前、後書。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為主受苦(續)
(1) 彼得如何形容收信人所經歷的苦難?(4:12)
(2) 為何他要他們不以受苦難為奇怪?(參西1:24;腓3:10)
(3) 不以為奇怪還可理解,如何竟能在火般的試驗中喜樂?(4:13)
(4) 基督和祂的榮耀怎樣和在何時顯現?
(5) 為何也說為基督受辱是有福的?(4:14)
(6) 彼得指出有時我們的苦難是自招的(4:15) :
a. 你有類似的經歷嗎?原因是什麼?
b. 你曾為主受苦、受辱嗎?與自招的苦難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c. 為什麼?(4:16)
(7) 神必審判(4:17-18)
a. 審判要從神的家開始(4:17a)
i. 時間:彼得是指現今,還是將來(最後的)審判?
ii.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主後的二千年來,背道的教會遭到什麼審判?(可參結第9章對以色列被審判所預言作對照)
b. 不信者的審判(4:17b-18)
i. 彼得在此引用箴言11:31:義人是怎樣才能得救的?(3:18; 多3:5)
ii. 至於不信福音的,他們要遭受什麼審判?
(8) 照神旨意受苦的人(4:19)
a. 他們當如何行?
b. 為何特別提到在這情景下要「一心為善」?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5:1-4—對作長老的勸勉
(1) 在勸勉作長老的之先:
a. 彼得怎樣論到自己?(5:1)
b. 原因何在?
(2) 他以「相對」的形式來作勸勉 (5:2-3)
a. 牧者與羊群(5:2a)
i. 教會是誰的羊?
ii. 長老的位份與責任是什麼?
b. 牧養的態度(5:2b)
i. 受托管者該有的態度是什麼?
ii. 不該有的態度又是什麼?
c. 牧養的動機(5:2c)
i. 不該有的動機是什麼?
ii. 該有動機又是什麼?
d. 牧養的方式(5:3)
i. 該如何對待羊群?
ii. 不該有的牧養方式又是什麼?
(3) 忠心作長老的要得什麼賞賜?(5:4)
5:5-9—對其他人的勸勉
(4) 對教會中的年輕人的勸勉(5:5a)
a. 「也要」原文是「照樣地」:這是什麼意思?
b. 為何要特別提醒年輕的要「順服」:
i. 是因年輕人的本性不尊重長輩的?
ii. 是作長老的有不配受尊敬之處?
(5) 對其他人的勸勉包括:
a. 要謙卑(5:5b-6)
i. 為何以束腰來作謙卑的勸導?
ii. 要謙卑的原因何在?(見箴3:34)
iii. 神怎樣和在何時賜恩給謙卑者?(5:6)
b. 捨下憂慮(5:7)
i. 要捨下一切的憂慮,容易做到嗎?為什麼?
ii. 彼得給予我們什麼作鼓勵?
c. 謹守儆醒(5:8)
i. 彼得在1:13已吩咐我們要謹慎(原文即謹守/sober) :原因是什麼?
ii. 這裡重複這吩咐的原因又是什麼?
d. 面對仇敵魔鬼(5:8-9)
i. 抵擋魔鬼是什麼意思?(5:9a)
ii. 抵擋魔鬼有效嗎?(參雅4:7)
e. 知道世上信徒也經歷苦難,對我們有什麼幫助?(5: 9b)
5:10-14—祝福與問候
(6) 這裡祝福的話對在受苦中的信徒有什麼幫助?(5:10)
(7) 對你個人又有什麼意義?
(8) 西拉(保羅的同工)與這書信有什麼關係?(5:12; NIV譯為得西拉之助,我略略寫了這信)
(9) 「巴比倫」在那時已成無人居住的廢墟(TNTC, 33) :彼得以此隱喻他的所在地羅馬:何解?
(10) 在讀完這書信時,讓我們用一點時間,翻閱全書(或重溫自己所寫下的要點),看看這書信給我們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