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啟示錄
啟示錄誠然是聖經中最難明的書卷之一。除了其中幾章以教訓為主的經文外,其他都充滿了喻意的象徵(symbols) ,特別使我們今天的讀者覺得難明白。顧名思義,“啟示錄” 的希臘原文“apokalypsis” 使人聯想到兩約之間當時流行與末世有關的著作,都是關乎將來的事,且帶有神秘的異象。一般而言,歷代對啟示錄的釋經系統可分為四類:
(1) The “Preterist” —即已過去的意思:
他們認為這書不但是以第一世紀為背景,書中大部份的預言也已在耶路撒冷陷落(主後70年)和羅馬帝國毀滅(主後476年)時得到應驗。這樣的解釋完全忽略了書中後面部份有關基督再來時所帶來決定性的勝利;
(2) The “Historical” —即歷史觀:
他們試圖把書中的預言與歷代教會歷史配合。這樣的解釋明顯是非常牽強的。
(3) The “Futurist/Eschatological” —即末世論:
他們認為從啟示錄4:1開始到書的末了都是有關將來直至基督再來之前才會發生的事。
(4) The “Idealist/Timeless Symbolic” —即純喻意論:
這論調在中世紀甚盛行。他們認為書中的預言純屬喻意,不是歷史上會發生的。讀時得其中靈意和道德教訓便可。這當然與書中清楚表明的目的相違:“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祂(基督耶穌),叫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1:1)
我提議最好不要帶先入為主的觀念去研讀這書。要讀和領會經文的上文下理來引導我們去思想、了解和應用。特別在此要提醒:
- 不要出於好奇心來研讀—神是要我們帶著敬虔、準備遵行祂話語的心來讀祂的話;
- 謹記:神不會因我們不能明白而看不起我們;祂卻要我們對能明白的向祂交賬;
- 不能明白並不能構成不研讀這書的藉口,因祂已應許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 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1:3) ;
- 而且,要記得,約翰是誠實的把所聽見、所看見的異象和徵象記錄下來。不過因詞彙的限制,他只能用當時第一世紀的詞彙來表達出來。
以下是我按書的文法體材,列出其綱要:
II. 寫給七教會的信 (2:1–3:22)
III. 天上的敬拜 (4:1–5:14)
IV. 七印(6:1– 8:1)
V. 七號(8:2–11:19)
插曲: 小卷與先知 (10:1–11:14)
第七號(11:15–19)
VI. 教會與世上罪惡勢力的鬥爭 (12:1–14:5)
插曲: 最後審判的異象(14:6-20)
VII. 最後七災(15:1–16:21)
VIII. 巴比倫的傾覆(17:1–19:5)
IX. 最後的勝利 (19:6–20:15)
X. 新天新地 (21:1–22:5)
XI. 結束的啟示 (22:6-21)
1:1-3—引言—這啟示的原由
(1) 源頭:這啟示從何而來?
(2) 天上的使者:誰是啟示的傳遞者?
(3) 地上的使者:誰是聽到、看到和寫下這些啟示?
(4) 約翰要把啟示向誰指示出來?
(5) 總括而言,約翰的責任包括什麼?(1:1-2)
(6) 這關乎將來的啟示既充滿了難解的異象、徵記,我們該鼓勵別人研讀嗎?該傳講這書的信息嗎?為什麼?(3:3)
(7) 既是如此,我們該存什麼態度來研讀這書?
(8) 神當然是最智慧的;祂作事也必有其因。為何要用這麼多的徵象來論到將來的事?
1:4-8—問候與頌讚
(9) 約翰首先要寫給的讀者是誰?(請參閱聖經后頁有關的地圖)
(10) 在問候語中,約翰指出恩惠與平安是從三位一體的神而來的
(11) (1:4-6)
a. 他怎樣論到父神?(1:4) 這名字與「耶和華」這名字有什麼關係?(見出3:14-15)
b. 他怎樣論到聖靈?(可參賽11:2;希臘舊約的七十士譯本,加上聖靈的第七個形容,就是敬虔的靈—Spirit of Godliness)
c. 以下論到基督耶穌的名字,對整本啟示錄和收信的七個教會有什麼重要性(1: 5-6):
i. 誠實的見證人?
ii. 從死裡首先復活的?
iii. 世上君王的元首?
(12) 想到基督耶穌是誰,約翰禁不住發出頌讚—doxology(1:5a-6) :試思想這頌讚對你有什麼個人的感受:
a. 祂愛你?
b. 用自己的寶血使你脫離罪惡?
c. 使你成為國民、作祂父神的祭司?
d. 請試用自己的言詞寫出你的頌讚。
(13) 頌讚之餘,約翰要我們知道(1:7)
a. 祂要駕雲降臨:約翰,作為誠實的見證人,是在肯定聖經那處的記載?(見徒1:9-11; 但7:13;亞14:4)
b. 眾目要看見祂:
i. 這包括刺祂的:是指誰呢?(見亞12:10;約19:37)
ii. 地上的萬族何以因祂而哀哭?(參太24:30)
(14) 就在此時父神發聲(1:8):
a. 祂怎樣自稱?
b. 在約翰把所看見、所聽見的寫出來時,神這樣的自稱有什麼重要性?
(15) 今天你得到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耶穌基督的啟示是以祂極榮耀的顯現作為開始:
1:9-17—基督榮耀的顯現
(1) 約翰的自我介紹(1:9)
a. 約翰怎樣介紹自己?(1:9a)
b. 這對收信的七個教會有什麼意義?
c. 這句話對你又有什麼意思?
d. 為何他會在拔摩海島?(參註一)
(2) 基督的榮耀(1:10-16)
a. 約翰憑什麼才得見這異象?(1:10)
b. 基督耶穌的聲音像什麼?(1:10b; 15b; 參結32:2)
c. 耶穌給約翰什麼吩咐?(1:11; 可參今天靈修小篇)
d. 為何約翰說:“好像人子” ? (參但7:13和下註二)
e. 約翰如何仔細的形容祂的形狀?(這裡的形述在七書信中,主耶穌多有用來介紹自己的;故提議你試在紙上把祂的形狀描繪出來)
f. 七個金燈臺和七星是代表什麼?(1:20)
g. 祂在七燈臺中間是什麼意思?
h. 祂右手拿著七星又是什麼意思?
(3) 約翰看見這異象時作出什麼反應?(1:17a)
(4) 為何他會如此懼怕?(1:17b)
1:18-20—給約翰的吩咐
(5) 人子怎樣介紹自己?(1:17b-18)
(6) 這怎樣能使約翰不懼怕?
(7) 祂手拿死亡和陰間的鑰匙是什麼意思?為何不說是天堂的鑰匙?
(8) 祂給約翰什麼吩咐?(1:19)
(9) 因此,我們可以從啟示錄以下的篇幅讀到什麼?
(10) 今天對你最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一:我有機會到過這荒涼的小島。就是在今天,因海浪之故,由十月至四月左右,是船隻不能達到的。確是昔日放逐囚犯的理想地方。
註二:約翰說:“人子” 時,原文是完全沒有分詞在這兩個字之前(與福音書論到“人子” 時不同)。似是直指但7:13那位從天駕雲而來,永遠得權柄的那位(TNTC, Revelation, 53)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以弗所的教會(參下註)
(1) 主耶穌叫約翰向這教會中的什麼人寫信?(2:1)
(2) 主的自稱是從先前的異象(1:13-16)那一個形述中取材的?(2:1b)
(3) 這自稱的目的是什麼?
(4) 稱讚:祂知道(2:2-3)
a. 行為—相信是指平日的生活見證:
i. 既是可稱讚的:你認為他們生活可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呢?
ii. 今日主會稱讚你的行為嗎?為什麼?
b. 勞碌:
i. 一個「勞碌」的教會是怎樣的?
ii. 這是否你或你的教會的現象?
c. 忍耐:
i. 他們既在經歷逼迫,你認為是什麼使他們能忍耐呢?
ii. 當你遇見苦難或在事奉時遭受反對時,能否用忍耐來形容你呢?
d. 不能容忍惡人
i. 裡特別是指那些惡人?
ii. 以弗所教會怎樣表現出他們的不容忍?
iii. 你認為他們怎樣「看出」他們是假的?(可參加1:9)
e. 並不乏倦—加上以上的種種稱讚
i. 你認為以弗所是怎樣的一個教會?
ii. 你希望你的教會像以弗所教會嗎?為什麼?
(5) 責備(2:4)
a. 一般而言,起初的愛心(或說初戀的愛)是怎樣的?
b. 你可以怎樣形容你對主“起初的愛” ?
c. 為何如此美好和積極的一個教會竟可以是離棄了起初的愛心呢?(可參林前13:1-3)
d. 那麼,是什麼在推動他們各樣的事工呢?
(6) 悔改的呼喚(2:5)
a. 主吩咐他們當作那兩樣事?
b. 愛是發自心的:與行起初所行的有何關?
c. 若然他們不重拾愛心而繼續敬拜與事奉又如何?
d. 你今天又當如何?
(7) 還有可稱讚之處(2:6) —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
a. 既要重拾愛心,何以又可有恨呢?
b. 你認為他們如何顯出這合神心意的恨惡?(可參2:14-15對尼哥拉的行為的指摘)
(8) 呼籲要聽(2:7a) —每封信都有呼籲
a. 是誰在向教會發出這呼籲?
b. 人人都當然有耳朵: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9) 賞賜的鼓勵(2:7b)—每封信的結尾都有賞賜的話,相信是每個教會所共有的;其不同是針對個別教會的情況而刻畫出來:
a. 「得勝」是什麼意思,特別在以弗所教會而言?
b. 主應許的賞賜是什麼?(參創 2:9; 3:22-24;啟 22:2)
c. 這賞賜如何成為以弗所教會的鼓勵?
d. 對你又如何?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以弗所在當時的小亞細亞是個極重要的城市。它獲羅馬政府給予自主權,成為一個「自由城」。因位於當時三個主要商道的交界,是個極繁榮的城市。當時人口達25萬,以帝王和偶像的敬拜見稱;是著名的底米丟廟的所在地。以弗所的教會相信是保羅與亞居拉夫婦在主後52年左右所建立的(見徒18:18--2)。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時曾停留在此達兩年多的時間(見徒19:8, 10)。自此之後,這教會成為福音遍傳小亞細亞的基地(見徒19:10)。提摩太和約翰在年老時,曾牧養這教會。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士每拿的教會(參下註)
(1) 主的自稱是從先前的異象(1:13-18)那一個形述中取材的?(2:8b)
(2) 這自稱的目的是什麼
(3) 主知道他們的患難與貧窮(2:9)
a. 他們遇見什麼苦難?
b. 在這極繁榮的城市(估計有20多萬人口),何以這教會是如此貧窮?(可參來10:34)
(4) 更糟的將來(2:10a)
a. 主預言他們將會遭遇什麼?
b. 是誰在背後作工的?
c. 「十日」是指長還是短的時間?(歷史告訴我們,它們遭受的逼迫持續甚久)
(5) 勸勉與賞賜(2:10b-11)
a. 主給他們什麼勸勉和鼓勵?
b. 這冠冕是指當時競賽贏得用葉編造的桂冠—故此其價值只在乎所得的榮譽:
i. 主應許得勝的得什麼冠冕?
ii. 「生命」是指今生嗎?(2:11b)
c. 你認為這信息對士每拿教會有意義嗎?
d. 對今日受苦的教會又如何?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士每拿雖是個小小的城市,卻是很特別的。它是當時少有「城市設計」的城,因而是非常的美麗。所出的錢幣刻有“亞細亞第一美城” 的字句。它盛行偶像敬拜和效忠羅馬政府,加上龐大的猶太社區,使在士每拿作基督徒倍感困難。它最出名的殉道教父Polycarp已是“士每拿第12位殉道者” (NICNT, Revelation, 74)。其殉道的故事可參閱今天的靈修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