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第1日

經文默想
民數記1:1-54

本週我們開始研讀舊約民數記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引言

民數記這書卷的名稱是出自書中兩次的數點人數:第一次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第二年二月初一日 ,神在西乃山吩咐摩西數點百姓的(1:1) 。換句話說,他們已在山乃山停留了大概十三個月,學習到神眾多律法上的教訓。現在就準備要向應許地進發。神吩咐摩西數點二十歲以外的男丁,好作打仗的準備,也在此時給他們更仔細的吩咐(1:1–10:10) 。第二次的數點是37年後,也是為打仗作好準備(26)

希伯來聖經則以原文第一個字作為書名,那個字的意思是「在曠野裡」,正是整本書所記載的事情的背景。他們由西乃山走到迦南地的邊緣,一處稱為「加低斯巴尼亞」的地方。原本他們可直接進入迦南,可惜因其他探子否定約書亞和迦勒的正面信息,只報惡訊影響軍心,引至百姓的埋怨和悖逆(10:11-14:45) 。結果換來神的審判,要他們流蕩曠野38年,「凡被數點,從二十歲以外」(除約書亞和迦勒外)都死在曠野,不得進入應許地(15-36)

這一章雖然冗長,大部份是屬統計數字(1:20-43) 。這章以神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第二年二月初一那日吩咐摩西數點人數的話作為開始:

(1) 這個時刻與會幕的設立相隔有多久?(見出40:17和神榮光的充滿40:34)

(2) 神除直接向摩西說話外,在會幕設立後怎樣繼續帶領以色列人?(40:36-38)

(3) 神吩咐摩西數點人數的目的是什麼?(1:3)

(4) 為何利未人不被數點?(1:40-54)

(5) 利未人被安排什麼特別的任務?(1:50-51)

(6) 為何利未人以外的人不能承擔這些任務?

(7) 若是非利未人而參與這些任務會引至什麼後果?為什麼?(1:51)

(8) 對你而言:你情願作利未人承擔全時間的聖職,還是作其他的百姓參軍,完成收取迦南地的應許?為什麼?

(9) 對神和祂在以色列人身上的旨意而言,你認為二者那一個任務更為重要?為什麼?

(10) 百姓在這事上有選擇權嗎?在選擇是否全時間事奉的事上,你真是有權決定嗎?

(11) 這次的數點結果是怎樣?(1:46)

(12) 以此推算,你認為摩西要帶領的以色列人,連男帶女,一共有多少?

(13) 如此眾多的人,摩西能成功地帶領他們進入迦南的要訣是什麼?

(1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2日

經文默想
民數記2:1-3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雖然這些記錄不一定帶有屬靈的教訓,但以下的觀察有助我們對民數記的理解:

(1) 東面安營:

a. 包括那幾支派?

b. 以那支派為首?

c. 總共人數有多少?

(2) 南面安營:

a. 包括那幾支派?

b. 以那支派為首?

c. 總共人數有多少?

(3) 西面安營:

a. 包括那幾支派?

b. 以那支派為首?

c. 總共人數有多少?

(4) 北面安營:

a. 包括那幾支派?

b. 以那支派為首?

c. 總共人數有多少?

(5) 利未人除了要就近會幕供職外(3:21-37),他們環繞會幕安營可還有什麼原因?

(6) 這原是為準備行軍佔領應許地作準備的數點,為何竟成為「死亡的統計」?(14: 29-30) 這樣對我們有什麼重要的提醒?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3日

經文默想
民數記3:1-51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在數點十二支派後,輪到數點利未支派了,但這數點的目的卻不一樣:

(1) 在數點利未人之前,先提祭司亞倫的兒子:

a. 為何在此特別提到拿答和亞比戶的死亡?

b. 他們是因擅自就近會幕而死的(1:51) ,還是另有原因?(3:4)

c. 這樣的重記有什麼意思?

(2) 在眾多支派中神揀選利未支派來服事祭司的原委是什麼?(3:11-13)

a. 「一切頭生的……都分別為聖歸我」是什麼意思?(3:13) 難道全以色列不都當屬耶和華嗎?

b. 既是這樣,「利未人要歸我」是什麼意思?(3:12)

(3) 讓我們同樣對利未人的數點作以下的觀察:

a. 有那幾族安營在會幕之後(即西面)

b. 總共人數有多少?

c. 有那幾族安營在會幕之南面?

d. 總共人數有多少?

e. 有那幾族安營在會幕之北面

f. 總共人數有多少?

g. 會幕之東面又如何

(4) 為何神要摩西也數點全以色列從一個月以外,頭生的?

(5) 這該是「象徵性的數算」:為何要如此仔細處理,要用五舍客勒來贖那273頭生的差額?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4日

經文默想
民數記4:1-4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摩西似乎重新數點利未支派的人數,並作詳細搬運會幕工作的安排:

(1) 聖經沒有解釋這裡所定的年齡規限,但卻七次的提到這一點(4:3, 23, 30, 35, 39, 43, 47) ,及後又把最低的年齡稍降到25(8:23) 。你認為這與上一章數點的年齡之分別的原因何在?

(2) 讓我們同樣為會幕的搬運作以下的觀察:

a. 在搬運之先,亞倫的兒子要作什麼工夫?(4:5-14)

b. 哥轄的子孫的職責是什麼?(4:15-20)

c. 他們的總數有多少?

d. 革順的子孫的職責是什麼?(4:21-28)

e. 他們的總數有多少?

f. 米拉利的子孫的職責是什麼?(4:29-33)

g. 他們的總數有多少?

(3) 為何哥轄的子孫不能作亞倫兒子的工作?(4:15)

(4) 神對摩西、亞倫這樣的吩咐:你們不可將哥轄人的支派從利未人中剪除。”(4:18)

a. 為何特別要提到哥轄人?

b. 摩西與亞倫該如何作?(4:20)

(5)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5日

經文默想
民數記5:1-31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5:1-4除掉不潔

(1) 其實有關詳盡的不潔條例已記載在利未記,為何神在此時又特別作出吩咐?

(2) 這些吩咐背後的屬靈原則是什麼?

5:5-10 干犯或虧負的賠償

(3) 為何虧負別人的罪被算為「干犯耶和華」?(5:5)

(4) 整個「還原」的過程包括什麼步驟?

(5) 每一個步驟有什麼意思?

(6) 這些吩咐背後的屬靈原則是什麼?我們可以怎樣應用在教會的生活中?

5:11-31懷疑不忠妻的試驗

(7) 不論我們對這試驗的方法是否同意,但我們相信神確實至少在摩西時代使用這試驗方式:

a. 在這古時近東的時代,如果沒有為以色列人設立這條例會帶來什麼後果?那些起了疑心的丈夫會怎樣做?

b. 這試驗方法與祭司使用「烏陵土明」來尋求神的旨意有多相似?(參出28:39; 撒上14:41)

(8) 一個不忠之妻如何干犯了本章上文的兩種罪?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6日

經文默想
民數記6:1-2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你可想到有什麼原因和在什麼情況下人會許拿細耳人的願?

(2) 為何要為拿細耳人定以下的規條:

a. 清酒濃酒都不能喝?(6:3-4)

b. 不可剃頭?(6:5, 7, 11, 19)

c. 不可挨近死屍?(6:6-8; 21:11)

(3) 我們先前看到,不是人人能當祭司或作利未人的;但作拿細耳人又如何?

(4) 既然作拿細耳人一般是自願的,為何偶一被沾污(6:9所言) ,卻要經過如此繁瑣的潔淨禮,甚至包括要獻「贖罪祭」?為何這樣是算為「罪」、為「愆」?

(5) 這些吩咐背後的屬靈原則是什麼?

(6) 滿了許願之期,「還俗」之禮儀更是繁瑣:

a. 要在會幕前舉行(6:13)

b. 要獻燔祭、贖罪祭、和平安祭(6:14)

c. 加素祭和奠祭並餅(6:15)

d. 剃頭(6:16)

e. 加上祭司的搖祭。

為何在願滿時要作這一切?

(7) 你認為今日什麼是與許願作拿細耳人相似的呢?

(8) 祭司給百姓的祝福(6:22-27):

a. 這祝福怎樣顯出神對祂子民的心意?

b. 這短短的祝福提到耶和華的名字多少次?有什麼特別意義?

c. 這祝福是「循例的禮儀」還是帶有真正的效用?為什麼?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7日

經文默想
民數記7:1-8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章看來甚為冗長,其實絕大的篇幅是重複了十二支派各自獻上的供物(7:12-83) ,內容是絕對相同的;看其一已看了全部份:

(1) 你還記得神吩咐摩西建會幕的目的是什麼嗎?

(2) 為何要先「膏抹」使之「成聖」,才供百姓作獻禮物之用?(7:1)

(3) 現在會幕已準備好讓百姓藉著首領前來獻祭。在獻祭以先,各支派領袖帶來的禮物先要奉獻給祭司用,包括:六輛篷車、十二隻公牛(非作祭牲,乃用拖車) 。摩西就把這些交給革順和米拉利子孫管理。按這些利未人的職份,你曉得他們要怎樣使用這些禮物嗎?

(4) 現在每支派就按次序輪流,每天一個支派的獻上同一的供物。讓我們以猶大支派為例,看看所獻的是什麼(7:13-17)

a. 素祭是放在:

i. 一個銀盤、重130舍客勒

ii. 一個銀婉、重70舍客勒

二者都盛滿調油的細麵,作素祭用。

b. 香是放在:一個金盂,重10舍客勒

c. 燔祭牲:一公牛犢、一公綿羊、一隻一歲公羊

d. 贖罪祭牲:一公山羊

e. 平安祭牲:兩公牛、五公綿羊、五公山羊、五隻一歲羊

壇既被摩西用油膏抹成聖(7:1)

˗ 為何還需行奉獻禮?(7:11)

˗ 每支派要各自獻供物來行這奉獻禮,何解?

(5) 這十二天的獻祭,沒有帶來從天而降的火來焚燒祭物,他們怎知神已悅納?(7:89)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這獻供物的時刻是在……摩西設立了會幕、膏抹這帳幕和其中器具之後舉行的(8:10, 11) 。按先後的次序而言,該是記載在利未記8:10之後。但為了不打斷那裡西乃山律法的記述,才在這裡第一次提及,並放在百姓離開西乃山和及後發生的事情之先……”(K&D,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