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民數記。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經過可拉黨挑戰亞倫祭司專職的權利的事件後,神藉著亞倫代表利未支派的杖發芽開花來印證利未人的位份,也就在此清楚的為亞倫祭司的位份和職責與利未人劃清界線。請參閱以上的會幕圖表,以便更容易了解這方面的條例:
18:1-20—祭司神聖的職份
(1) 神賜利未人來協助祭司(18:1-7)
a. 為何神特別提到對聖所和祭司職任的「干犯」?與上文17:12-13可有關係嗎?
b. 概括來說,利未人的職任限於什麼?
c. 概括來說,祭司與利未人的職任主要分別是什麼?
(2) 祭司在祭物所得“存留不經火” (意即沒有被燒盡)的部份(18:8-10):
a. 為何這些被視為「至聖」?
b. 為何只有「男丁」才能吃?
(3) 舉祭和搖祭之份(相比之下,有解經者稱之為「不算至聖」的供物—18:11) :
a. 全家可吃:這包括祭物那些部份?(參利7:34; 14:24 and 23:20)
b. 惟一吃的條件是什麼?為什麼?
(4) 其他帶來屬祭司之份的包括:
a. 初熟之物(18:12-13)
b. 凡頭生的兒子—(18:14-16)
i. 如何去贖?
ii. 為什麼?
c. 凡頭生不潔的牲畜:為何也要去贖?
d. 凡頭生「潔淨」的牲畜(18:17-19)
i. 這些包括什麼?
ii. 為何不用贖?
iii. 那些部份要被焚燒?
iv. 那些部份歸祭司?
v. 誰能吃用?
(5) 為何神稱之為「永遠的鹽約」(18:19 —可參歷代志下13:5) ?
(6) 神對亞倫說:“你在以色列人的境內不可有產業,在他們中間也不可有分。我就是你的分,是你的產業。”(18:20) :
a. 如果你是祭司或祭司的妻兒看到其他以色列人都各有地土、屬自己的長久家園,而你什麼永久的產業也沒有,只有「神為你的分」:你會怎樣看這「永遠的鹽約」?
b. 你對要倚賴別人的奉獻為生有什麼感受?
c. 你如何看這作祭司的「權利」?
18:21-32—利未人的神聖職份
(7) 利未人像祭司一樣,「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產業」:
a. 神賜他們什麼為分?(18:21)
b. 這職份帶來什麼特權?(18:22)
(8) 他們要怎樣處理從百姓所得的十分之一?(18:25-29)
(9) 他們是否能隨意的獻上十分之一的十分之一?為什麼?(18:29-32)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按神的審判,凡二十歲及以上的都要在這四十年的流蕩中死去。我們只要簡單一算便可料到這四十年中(其實是38年) 每天都不斷的有以百計的人死亡。故此,立定條例以確保個人的「聖潔」(及防止疫病的傳染) 是必須的:
19:1-10—「除污水」的準備
(1) 那個祭司被揀選來獻這祭?
(2) 為何所獻的純紅母牛必須是沒有殘疾,還未曾負軛的呢?
(3) 所焚燒的是那部份?是什麼原因?
(4) 那祭司、那燒牛的和那拾牛灰的都必不潔淨:何故?
(5) 牛灰拾來作什麼用?(19:9)
(6) 第10節之吩咐的重點是什麼?
19:11-21—除污水之使用
(7) 19:11-13所談到,第一類不潔者是什麼人?
(8) 第二類是怎樣成為不潔?(19:14-15)
(9) 第三類是怎樣成為不潔?(19:16)
(10) 「除污水」是怎樣弄成的?(19:17)
(11) 「除污水」是要怎樣使用?(19:18)
(12) 沒有這樣行潔淨例的後果是什麼?為何如此嚴厲?(19:20)
(13) 為何與死人接觸要這樣處理?
(1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請參閱下註,了解為什麼一般的解經者認為這事情是發生在曠野流蕩的第四十年:
(1) 聖經只有短短的一節來記載米利暗的死亡。你可有什麼感想?試簡短的用幾句話來總結她的一生。(可參出15:200ff、民12:1ff和彌6:4)
(2) 百姓曾經歷過缺水的困難嗎?(見出17)
(3) 他們說:“我們的弟兄曾死在耶和華面前,我們恨不得與他們同死。” 這話是什麼意思?這些弟兄是指誰?
(4) 他們是怎樣看過去這四十年的流蕩?他們對這經歷的焦點是什麼?
(5) 他們的焦點該是什麼?
(6) 摩西和亞倫立時的反應是什麼?(20:7)
(7) 神吩咐摩西怎樣做?試把這次的吩咐與上次(即見出17:6) 作比較:分別何在?為什麼?
(8) 摩西在遵行神的吩咐時說了什麼話?(參詩106:32-33的評語)
(9) 摩西跟著作什麼?與神的吩咐有什麼不同?
(10) 神責備的話是向摩西亞倫二人說的:
a. 他們在那方面的表現顯出他們的「不信」?
b. 是與摩西(不是亞倫) 擊石兩次,或是所說的話有關?
c. 得來的審判是什麼?
d. 為何如此嚴重?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百姓是從加低斯開始流蕩(14:25) ,現在也在此作終結。按民數記33: 36-38的記載,以色列人由加低斯來到何珥山;亞倫就在第四十年第五月的第一日死亡。按申命記1:3,摩西是在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在摩押平原向百姓說話的。這裡也該是出埃及的第四十年發生的事情。支持這推論的理由包括百姓不久就開始向迦南進發(由20:14開始) ,意味著曠野流蕩的終止(14:22-35) 。再者……第二十章就交代了摩西和亞倫不能進迦南的原因,恰恰作為(曠野流蕩) 事情的尾聲。” (NICOT, Numbers, 38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0:14-22—以東的罪—在四十年曠野流蕩快要終結時,以色列人要進迦南,似乎由東面進入,地勢比較容易,但卻要經過以東人的地土:
(1) 為何摩西以為以東人會讓他們這麼多人(連男帶女可能有二百多萬,且具兵器) 經過?摩西如何論到他們彼此的關係?(見創36:9和民20:14)
(2) 摩西還給他們什麼保證?
(3) 為何以東人不允許?
a. 你認為有合理的因素嗎?
b. 如果容許以色列人經過,原因會是什麼?
(4) 結果,以東人不但不容他們經過,且在後期以色列遭國難時(被巴比倫消滅時)惡待他們。在舊約的預言中,不少的審判之言是向以東說的,如詩篇 137:7; 以賽亞書 34:5ff; 以西結書 25:12ff; 35:15ff; 約珥書 3:19; 阿摩司書 1:9 a和整本俄巴底亞書。你認為神為何對以東如此的憤怒?
20:22-29—亞倫之死(參下註)
(5) 亞倫不能進應許地的原因是什麼?為何神在此刻要這樣向亞倫和摩西曉喻?
(6) 臨死前,亞倫要把聖衣傳給兒子以利亞撒:這對亞倫有什麼意義?
(7) 試為亞倫寫一簡短的「生平」:
a. 他生命的「高潮」包括什麼?
b. 他生命的「遺憾」包括什麼?
c. 他生命值得被記念之處包括什麼?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按出埃及記7:7所記,亞倫承擔與摩西一同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重任時是83歲;死時正好123歲(民33:38-39) 。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1:1-3—何珥瑪之(第二) 役
(1) 請翻閱民數記14:40ff記載在這地方的第一次戰役:
a. 那一次戰役的結果怎樣?
b. 為什麼?
(2) 在38年後的今天,為何這些迦南人竟敢攻擊這一大群的以色列人?
(3) 你以為以色列人在這場戰役有人被擄的惡勢下,會有什麼反應?事實上他們的反應是什麼?為什麼?
(4) 這第二次戰役的結果怎樣?
21:4-9—火蛇與銅蛇
(5) 既在何珥瑪大獲全勝,你認為這勝利會使他們怎樣看繞以東之道而行的安排?
(6) 為何摩西不選擇直接攻擊以東,使路徑較通順易行?
(7) 上一次同樣的埋怨帶來什麼後果?(見民11:33)
(8) 為何他們現仍明知故犯?
(9) 你自己有否這樣的明知故犯,重複的犯同一的罪呢?為什麼會如此?
(10) 這次的審判與上一次有什麼不同?
(11) 主耶穌曾用這事本預表自己的死亡(約3:14) 。兩處有什麼相倣之處,特別是:
a. 導至死亡的原因?
b. 得救的渠道?
c. 得救的方法?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1:10-20—與亞摩利人爭戰的先聲—這裡記載以色列人由以東步向東北的摩押,慚慚進入亞摩利人的境界。這裡所論到的城市,大部份是我們今天不曉得的。解經者初作多方揣測;不過經文已給我們大概的方位,就是先從「摩押相對的曠野向日出之地」來到「摩押和亞摩利人搭界的地方」,然後來到「毘斯迦的山頂」(即死海車比的邊界) 。
這小段有兩處值得留意的地方:
(1) 民數記在此取材自另一本書卷,稱為「耶和華的戰記」。這書卷已不存在,但其名稱有什麼特別之處?
(2) 以色列人為得(掘)井而作起詩歌來:這歌的內容表達了什麼?
21:21-35—擊敗亞摩利二王
(3) 21:21-26:以色列人差遣使者見西宏王,希望可平安經過其境界,並提出了種種保證:
a. 西宏王的反應是什麼?
b. 結果怎樣?
(4) 21:27-30—勝利之歌:這次是極大的勝利,你可以從聖經的地圖看看所佔領之地之廣(由希實本到雅博) 。從歌的內容:
a. 你認為這戰役對以色列人的信心有什麼影響?
b. 這勝利對摩押人有什麼影響?
c. 這勝利對約但河西的迦南人有什麼影響?
(5) 21:31-35—這勝利給以色列人一個較穩固的基地向迦南進發,但要面對的爭戰還多:
a. 為何神要對摩西說:“不要懼怕” ?
b. 神提醒他們,戰爭勝利的原委是什麼?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雖然這章甚冗長,但整章一起的反思是有幫助的:
22:1-6—四周的居民甚懼怕以色列人
(1) 在懼怕之餘,巴勒與亞摩利和米甸人的對策是什麼?為什麼?
(2) 為何選中巴蘭?
(3) 你認為巴蘭的「法力」是真的?還是假的?為什麼?
22:7-14—第一次的邀請
(4) 24:1告訴我們巴蘭是慣用「法術/sorcery」的:
a. 他的法術從何而來?
b. 你以為他曾從神得法術嗎?
(5) 為何神會對他作出回應?
(6) 祂的回應是什麼?
(7) 為何這術士會遵從神的吩咐?
22:15-20—第二次的邀請
(8) 巴勒這次用什麼來說服巴蘭?
(9) 有效嗎?
(10) 雖然巴蘭口稱他行事不得超越神:
a. 為何仍再向神求問?神豈不已清楚向他顯示祂的旨意嗎?
b. 他該否再向神求問?
c. 神怎樣回答他?
22:21-41—刻意的不順從
(11) 神是否喜悅巴蘭的決定?
(12) 既是如此,為何神卻叫他去呢?(22:20)
(13) 這樣,我們該學到什麼功課?
(14) 神怎樣試圖攔阻巴蘭?
(15) 巴蘭應在那時候明白自己背逆了神的旨意?
(16) 神又再說「去罷」:這次他應該怎樣作出回應?
(17) 結果他怎樣做?
(1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