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基甸吩咐跟隨他的人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對嗎?為何不單說耶和華的刀?(參7:14, 8:23)
(2) 那麼,在什麼的情況下,可以也把人的名字與神的名並稱?
(3) 基甸所用的是什麼戰略?用意何在?
(4) 結果怎樣?
(5) 按第22節所言,打敗米甸人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
(6) 你可知米甸聯軍共有多少人?(參8:10)
(7) 這場戰役給我們的教訓是什麼?
(8) 雖然米甸只有三百人就能戰勝強敵,但仍需倚賴北面眾支派來完成剿滅敵人;也有賴南面以法蓮支派來截斷敵軍的後路:
a. 這些原本被遣回的北面支派的人怎樣回應基甸現在的號召?
b. 以法蓮支派原是非常靠近這場戰役,為何不一早參戰?
(9) 請停下思想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為何以法蓮人這樣不滿基甸當時沒有招他們參加爭戰呢?為何在擒拿到兩個米甸人首領才發怨言?為何其他支派,如猶大支派,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2) 基甸的回答怎樣顯出他的智慧呢?以法蓮的反應又怎樣顯出他們心態上的錯誤呢?
(3) 我們作為屬神的群體,在為神爭戰時,當有什麼的心態?
(4) 疎割與毘努伊勒人雖沒有像以法蓮人那樣埋怨,卻拒絕接待基甸的疲乏軍旅。他們這樣對待僅有三百人的基甸軍旅,可以給我們看到他們什麼的心態?這與他們處於強大的米甸人的近鄰有無關係?
(5) 除北面的支派和以法蓮外,其他的支派與疎割及毘努伊勒人有什麼相似之處?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在基甸追上西巴和撒慕拿之時,這東方的聯軍共死了多少,餘剩的有多少?
(2) 第11節的「坦然無懼」 (或譯沒有介心—見英譯本NIV)應是形容餘下的東方軍旅的。這形容是什麼意思?與疎割與毘努伊勒人的反應有關嗎?
(3) 就算基甸軍旅不能擒拿西巴和撒慕拿,疎割與毘努伊勒人是否就不用接待基甸軍旅呢?他們所犯何罪?當受什麼懲罰?
(4) 聖經沒有交代為何毘努伊勒人要受更重的審判,但相信他們所作的是更大的惡。請細思基甸在8:7-9的警告,並將基甸軍旅的心志和這兩城的人的心態作個比較:看看他們的分別何在?
(5) 按8:19所顯示,基甸刻意追趕西巴和撒慕拿的原因是什麼?
(6) 為何基甸強要他的長子(才是童子) 拔刀殺二人?
(7) 基甸作得對嗎?為什麼?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為什麼以色列人要求基甸管理(或譯管轄) 他們?這要求是否合理?為什麼?
(2) 為什麼基甸拒絕他們的請求?他作得對嗎?為什麼?
(3) 「以實瑪利人」相信是這些東方亞拉伯人的統稱。基甸這樣要求他們交出這些小小的耳環,有什麼意識在其中?
(4) 為何基甸要製造一個大約重43磅的以弗得?
a. 以弗得是用來作什麼的?
b. 誰才能穿上?
c. 以弗得是否可以隨意製造的?(參出28:6-14;25:40及來8:5)
d. 基甸這樣做犯了什麼罪?
(5) 基甸製造以弗得或許是用心良好,但卻帶來了什麼禍患?我們可以從這事件學到什麼功課?
(6) 基甸有眾多的妻子和兒女,對下一代有什麼影響?
(7) 你可以給基甸寫上什麼碑文?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以色列人在基甸還在的時候國中享太平有40年之久,但相信他們不是在基甸死後,他們的心才轉離神。8:33-35指出他們所犯的三方面的大惡:是那三方面?
(2) 上文已清楚告訴我們基甸(相信包括他的70個兒子在內) 無意作以色列的王,但亞比米勒以什麼理由來唆擺示劍人來立他作王?他稱父親為「耶路巴力」的用意何在?(參6:32)
(3) 特別從「巴力比利士」(即與巴力立約之意) 的廟中拿錢給亞比米勒是表明什麼?
(4) 你認為亞比米勒殺同父異母的弟兄的惡有多大?
(5) 古時起名是很有重大的意義的。一些解經家(如Keil & Delitzsch) 認為經文顯示基甸是在亞比米勒後期才給他起這別名,意即「王的父親」。這樣看來,基甸對亞比米勒的行徑須付什麼責任?
(6) 在此之前,以色列人有王嗎?這樣立亞比米勒為王表明什麼呢?
(7) 其他的支派有沒有對亞比米勒的大惡作出反應?為什麼?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註:按第9章的記載,似乎(a) 示劍人是指示劍本地、非屬以色列後裔的人,或許因這原故,亞比米勒的母親只被稱為妾、為婢女(9:18) ;(b) 示劍人是敬拜巴力的,並在城中為巴力設廟宇。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約坦為何要冒生命的危險,對示劍人和亞比米勒發出咒詛的預言?
(2) 他這番話以什麼作開始?為什麼?
(3) 我們知道基甸曾拒卻以色列人擁他為王的要求;在9:8-14這段話中,約坦怎樣把基甸和眾子與亞比米勒作比較?
(4) 在他的比喻中,橄欖樹、無花果樹和葡萄樹的回答有什麼共通的信息?
(5) 但荊棘的回答卻有什麼不同?荊棘能給予其他的樹「樹蔭」嗎?
(6) 這樣,約坦是怎樣取笑亞比米勒呢?
(7) 約坦聲言他不是反對他們立亞比米勒為王(9:19) 。那麼他責備他們什麼?(9:16-18)
(8) 他向他們發出什麼咒咀?
(9) 你認為約坦是個怎樣的受害者?
(10)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似乎亞比米勒不是以示劍為作王的京城。現在,神審判的時候到了,祂「使惡魔降在亞比米勒和示劍人中」。這話是什麼意思?
(1) 示劍人怎樣作出反叛亞比米勒政權的舉動?
(2) 以別的兒子迦勒以什麼來唆擺示劍人跟隨他?哈抹是誰?(參創33:19及34章)
(3) 約坦的咒詛怎樣全然應驗在示劍人的身上?
(4) 你認為示劍人應受這樣的報應嗎?為什麼?
(5) 相信提備斯是示劍鄰近的城市,與示劍一樣起來反對亞比米勒。約坦的咒詛是怎樣奇特的應驗在亞比米勒身上?
(6) 你以為示劍人和亞比米勒的遭遇真的是與約坦的咒詛有關嗎?為什麼?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