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會繼續研讀舊約歷代志上。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裡重申記載利未人在進迦南時所獲分配的住處(請參書21章和下註)是有實際用途的:
- 確認那些被擄歸回的利未人重居先祖地土的權益;
- 同時鼓勵那些選擇居住別處的利未人重歸屬他們的地土(特別是屬耶路撒冷居民)去履行他們的職責(尼11:3-4)
以下以哥轄的家譜為主的簡圖應有助我們閱讀這些地土的分配:
利未的兒子
1. 革順
2. 哥轄
a. 暗蘭--亞倫(祭司)和摩西
b. 以斯哈
c. 希伯倫
d. 烏孽
3. 米拉利
(1) 6:54-61和6:66-70(分開兩處記錄)—哥轄後裔的住處:
a. 亞倫的後裔:
i. 為何特別提到亞倫的子孫當時“先拈鬮得地/drawn the 1st lot” ?(6:54; 書21:4)在所分配的13個城市中,為何要指明希伯倫部份是迦勒子孫所擁有?(6:55-56; 書14:14)
b. 除從猶大支派得住處外,尚從那些支派得住處?((6:57-60; 書21:4)
c. 哥轄其他的子孫:
i. 哥轄其他的子孫(即包括摩西的後裔)獲分配多少個城市?(6:61)
ii. 是從那些支派得的?(6:61; 66-70)
(2) 革順後裔的住處(6:62, 71-76)
a. 他們得到多少個城市?(6:62)
b. 是從那些支派得的?(6:62; 71-76)
(3) 米拉利後裔的住處(6:63, 77-80)
a. 他們得到多少個城市?(6:63)
b. 是從那些支派得的?(6:62; 77-80)
(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這些利未人不是獨得這些城市的,而是從中按需要獲分配所住的房屋。加上城邑的郊野用來牧養牲畜;其他的地土仍屬各支派所擁有的。”(K&D, Joshua, 154)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在重述利未支派的家譜和所得分配的城邑後,歷代志的作者繼續記述其他支派的家譜。請留意:
- 這裡的家譜與聖經先前所載的家譜主要不同之處是在於列出這些家譜的為要實際的幫助被擄歸回者重在祖業上重建家園;
- 不少十二支派原先的家族早已式微或甚至絕跡,或是他們的後人選擇不回故土(住泛約但地區的瑪拿西人是其中一例—參5:26);故此,他們的家族不再被提及或只是簡短的畧提;
- 將這裡的家譜與民數記26章的相比,明顯叫我們知道“兒子” 這用詞 往往是指孫子或是重要後人的家主的統稱。
(1) 7:1-5—以薩迦的後裔
a. 不妨打開聖經地圖,重溫以薩迦支派所得的地之所在(即約但河以西、加利利海之南面)。
b. 請翻閱民數記26:23-25:昔日進迦南前,這支派有多少二十歲以上的男丁?
c. 到大衛的時候(即這裡家譜的根據),同類人數又是多少,(7:2, 5)
(2) 7:6-12—便雅憫的後裔
a. 請翻閱聖經地圖,看看這支派原本獲分配之地域(即猶大支派之北鄰、約但河之西)
b. 請翻閱民數記26:38-41:昔日進迦南前,這支派有多少二十歲以上的男丁?
c. 到大衛的時候(即這裡家譜的根據),同類人數又是多少?(7:7, 9, 11 —第8章再有詳盡的記載)
(3) 7:13—拿弗他利的後裔
a. 請翻閱聖經地圖,看看這支派原本被分配之地域(是整個以色列極北的支派之一)
b. 請翻閱民數記26:48-50:昔日進迦南前,這支派有多少二十歲以上的男丁?
c. 為何在此單以一節來提及,更沒有列舉大衛時代的人數?
d. 為何稱之為“辟拉的子孫” ?(參創30:7-8)
e. 與拿弗他利鄰近的有那些支派完全沒有列出在這裡的家譜?
(4) 7:14-19—瑪拿西的後裔
a. 請翻閱聖經地圖,看看這支派原本獲分配之地域(約但河西)。
b. 請翻閱民數記26:29-34:昔日進迦南前,這支派有多少二十歲以上的男丁?
c. 為何在此單單沒有列舉大衛時代的人數?
d. 請翻閱約書亞記17:1-2所載瑪拿西兒子的名字,若與民數記26章和這裡作比較:你對家譜“兒子”的定義是什麼?
(5) 7:20-29—以法蓮的後裔
a. 請翻閱聖經地圖,看看這支派原本獲分配之地域(約但河以西、夾在瑪拿西與便雅憫之間)。
b. 請翻閱民數記26:29-34:昔日進迦南前,這支派有多少二十歲以上的男丁?
c. 雖然在此沒有列舉大衛時代的人數,但對各後人家族卻有較詳盡的記載:
i. 誰是這支派極突出的人物?(7:27)
ii. 按其地理的環境,較詳盡記載其家譜的實際原因是什麼?(7:28-29,亦參尼8:16; 12:39)
(6) 7:30-40—亞設的後裔
a. 請翻閱聖經地圖,看看這支派原本獲分配之地域(沿地中海的海岸,推羅之南面)。
b. 請翻閱民數記26:44-47:昔日進迦南前,這支派有多少二十歲以上的男丁?
c. 到大衛的時候(即這裡家譜的根據),同類人數又是多少?
d. 雖然人數顯著的減少了,但歷代志怎樣論到這些族長?(7:40)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裡似是補充7:6-12所記便雅憫支派的家譜,也是帶實際的作用。值得留意的是:
- 除了長子比拉外,其他稱為便雅憫“兒子” 的,與創世記46:21(除亞實別外),和民數記26:38-41或上文7: 6-12絕然不同;
- 這詳細的記載可與猶大和利未支派的家譜相比,也是因為被擄歸回者主要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祭司、利未人” (拉1:5)
讀到便雅憫族較顯赫的族長和家庭時,讓我們用以下的提示稍作思想:
(1) 這裡列作便雅憫兒子的包括誰?(8:1-2)
(2) 拉比的“兒子”(8:3-28)—似是拉比後裔中較顯赫者:
a. 拉比的兒子(8:3-5):請列出他們的名字。
b. 比拉其他的後裔(8:6-28)
i. 以忽(Ehud)的後裔(8:6-7):相信他就是士師記3:15基拉的兒子以笏(原文是同名)。
ii. 沙哈連的後裔(8:8-11):不曉得他是誰,大既因為多子而成為重要的家族。
iii. 以利巴力的兒子(8:12-13):不曉得他是誰;被列舉相信是因他兩個兒子曾驅逐(居住)迦特(的非利士人)。
iv. 比利亞的兒子(8:14-16):按這裡編排的次序,相信比利亞是以利巴力的兒子。
v. 以利巴力其他的兒子(8:17-18):這是否就是第12節的以利巴力則不能絕對肯定。
vi. 示每的兒子(8:19-21):有相信他就是8:13之示瑪。
vii. 沙煞的兒子(8:22-25):相信是8:14之沙煞。
viii. 耶羅罕的兒子(8:26-27):相信是8:14之耶利末。
c. 以上家族的原居地是那城?(8:28)
d. 這樣,詳細列出以上的家譜有什麼作用?
(3) 鄰近耶路撒冷其他的後人(8:29-40)
a. 耶利的後裔(8:29-32)—不曉得其父家是誰,不過他被列舉至少因為:
i. 他的家族住近耶路撒冷—這是被擄歸回重建的重地;
ii. 他是掃羅王的祖先—這段亦被稱為掃羅的家譜。
b. 耶利是基遍之父、基遍是掃羅之父(8:33)
c. 約拿單的後裔(8:34-40) —約拿單與掃羅同時死亡
i. 由米力巴力到米迦(米力巴力又稱為米非波設—見撒下4:4)
ii. 由米迦亞哈斯
iii. 由亞哈斯到耶何阿達...... 到亞悉和他的後人(8:35-40)
iv. 亞悉的兄弟的長子,其後人被稱許為大能的勇士。
(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章記載耶路撒冷的原居者。值得注意的是:
- 以斯拉已較早前濃縮的提到首批被擄歸回者(主前538):不過他們不一定都住在耶路撒冷;(拉1)
- 尼希米記11章記載他在主前445年回到耶路撒冷後,那時遷回耶路撒冷的人;是他成功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之後,相信是因“城是廣大,其中的民稀少,房屋還沒有建造”(7:4)。尼希米就用他的影響力,使百姓掣籤,十取其一的遷回耶路撒冷(尼11:1),這第11章的記述,甚可能是他回國的第12年時所寫的(即主前433);
- 歷代志這裡的“(首)先從巴比倫回來”(9:2) 的意思則不能肯定,因為雖有幾個族長的名字與尼希米記11章相乎,然而大部份是絕然不同的,而且人數完全不同。既然歷代志所記的人數一般比尼希米記的多,就足證不少回歸者陸續遷離既貧困又危險的耶路撒冷;有賴尼希米的十取其一的措施,使這城的社區能重新建立。
(1) 9:1—家譜的來源
a. 歷代志家譜的資料來自那裡?
b. 指出其來源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2) 9:4-6—來自猶大的
a. 猶大三個兒子的後裔都有代表:法勒斯、謝拉和示拉(即示羅)(2:3-4) 。來自猶大支派的共有多少人?(9:6)
b. 稍後在尼希米時候共有多少?(尼11:6)
(3) 9:7-9—來自便雅憫的
a. 這裡提到的族長名字不多,但總人數有多少?(9:9)
b. 稍後在尼希米時候共有多少?(尼11:8)
(4) 9:10-13—祭司們
a. 祭司是在聖殿侍奉的。按歷代志的計算,較早期在耶城居住的有多少?
b. 稍後在尼希米時代共有多少?(尼11:12-14)
(5) 9:14-16—利未人
a. 這裡著重記載的是家族名字而非人數,何故?
b. 稍後在尼希米時候共有多少人?(尼11:18)
(6) 9:17-27—守門的
a. 為何進殿的門要如此嚴厲的把守?
b. 歷代志引用那些人的名字來表明這職事的重要性?(9:20, 22-23; 參民25:7-13)
c. 這裡和尼希米時代的人數有什麼差距?(9:22; 尼11:19)
(7) 9:28-34—祭司和利未職責的重述
a. 9:28所述的職責是什麼?
b. 9:29所述的職責是什麼?
c. 9:30所述的職責是什麼?
d. 9:31-32所述的職責是什麼?
e. 為何歌唱的利未人不用供以上的職責?(9:33)
(8) 原先歸回的包括什麼人?(9:2)
(9) 真正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包括什麼人?(9:3, 34)
(10) 重述掃羅的家譜(9:35-44)—逐字重述8:28-38的記載,原因似乎是將上述9章的家譜和以下的歷史(教訓)記敘以掃羅之死為始的串連起來。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過九章家譜的記載,歷代志的作者轉到歷史的重溫,用意似是給這些被擄歸回了有一段時間,斷斷續續的重建聖殿、聖城的人,要從歷史中得到提醒。他既以掃羅的死作開始,看似有點突然;就讓我們從撒母耳記上重溫掃羅的生平:
(1) 掃羅這場戰事,不但要面對訓練有數、配備精良的非利士人,更是在沒有神的同在與賜福下打的(撒上28:19),結果是可以預料到的。你個人曾否有類似的經歷?你曾怎樣面對?你該怎樣面對?
(2) 這場慘劇以掃羅三個兒子的死亡為開始。你對連約拿單也戰死有何感受?他豈不是對神所膏立的大衛至死忠心嗎?他該因父親的罪而遭殃嗎?
(3) 掃羅雖然一直極力的頑抗神和祂的旨竟,終於要面對他的終局。讓我們用點時間思想他的一生:
a. 聖經介紹掃羅時,他是一個顧及父親感受的兒子(撒上9:5) ;現卻變成一個不顧別人死活的暴君,勉強極疲乏的兵士繼續殺敵(撒上14:24) 。何故?
b. 開始時他是一個謙卑的勇士,自覺不配作王(撒上9:21) ;後卻變成死抓著政權不放,甚至窮於追殺神所揀選的大衛。何故?
c. 他的狂妄自負由擅自獻祭(撒上13:9),提升到公然不遵神的吩咐來滅絕亞瑪力人(撒上15:9) ,更加劇到殺滅大祭司全家(撒上22:17-19) 。何故?
(4) 如果要你為掃羅寫墓碑文,你會寫什麼?
(5) 請試把這裡記載掃羅死亡的情景與以利死亡的情景(撒上4:17-18) 相比:
a. 兩者有什麼相似之處?
b. 那一個人的生命更可憐?為什麼?
c. 你從他們身上得到什麼鑒戒?
(6) 在眾以色列人中,為何基列雅比人甘冒危險將掃羅和他兒子的屍體取下,給他們合宜的安葬;並為他們禁食七日?(參撒上11)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1:1-9—擁立大衛為王—歷代志的記載從掃羅的死亡跳到大衛被眾支派擁立為王。
(1) 這裡說以色列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是照耶和華藉撒母耳所說(應許)的話”(11:3) :你曉得大衛等待這應許的實現有多久?(他是年輕時在父家被撒母耳膏立的—撒上16:13;然後被民眾膏立時是三十歲—見撒下5:4)
(2) 我們從這事上可學到什麼功課?
(3) 聖經怎樣論到大衛的成功的原因?(11:9)
11:10-47—大衛的勇士—這裡把大衛的勇士分成三組來記載的:
- “三勇士”: 就是基朔班、以利亞撒和沙瑪(有關沙瑪,請參閱撒下23:11)
- 兩位特別的勇士:亞比篩和比拿雅(一般解經者認為亞比篩不屬前述的“三勇士” ,11:20該稱他為“三十個勇士的首領”)
- “三十個勇士” :該是一個統稱,其數是遠超三十位的。
11:11-19 —“三勇士”
(4) 基朔班有何特別之處?
(5) 以利亞撒有何特別之處?
(6) 請參閱撒母耳記下23:11-12:沙瑪又有何特別之處?
(7) “三勇士” 最動人的事蹟:按地點顯示,相信是撒母耳記下5:17ff所載與非利士人爭戰時發生的插曲:
a. 大衛既然至終沒有喝三人帶回來的水,也沒有給任何人喝,你認為他想喝伯利恆水是因已到缺水的困境,還是出於思鄉情呢?
b. 為何三人竟願冒死來回應大衛之想望?
c. 你認為什麼使這三勇士比其他勇士更尊貴呢?
11:20-25— “兩位勇士”
(8) 亞比篩特別之處包括什麼?
(9) 比拿雅特別之處又包括什麼?
11:26-47— “三十個勇士”(參下註)
(10) 這三十(多) 個勇士,大部份是除這篇幅外沒有被記載的:你認為為何在此要一一列出?
(11) 你有否留意到11:41列了誰的名字?他被列出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
(12) 今天你得到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三十勇士」似乎是對一團勇士的尊稱,數字是一個總約數:撒母耳記下列出「三十勇士」時,共列出三十一個名字;歷代志上第十一章更在這名單上再加十六人。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裡記述各路勇士參加大衛的行列的經過:
12:1-7—便雅憫的勇士
(1) 當時大衛為何住在洗革拉?(參撒上27:1-7)
(2) 他們既是掃羅的族人,為何竟支持大衛?
(3) 這些便雅憫勇士有何長處?
(4) 他們轉身效忠對大衛有什麼意義?
12:8-15—迦得的勇士
(5) 他們是在什麼時候投奔大衛的?(12:8)
(6) 聖經怎樣論及他們勇猛之處?(12:8)
(7) 他們在約但河水泛濫時,由東渡河向大衛投誠,如何顯出他們的勇猛?(12:15)
12:16-18—其他投誠者
(8) 大衛當然沒法測試這些投誠者的真偽,他卻怎樣對他們說?(12:17)
(9) 他們(藉著亞瑪撒)怎樣回答?(12:18)
(10) 這裡說是神的靈感動亞瑪撒說的。這對大衛有多重要?
12:19-22—瑪拿西的勇士
(11) 記載瑪拿西勇士的投誠時,聖經說:
a. “那時天天有人來幫助大衛” :這對等待神應許實現的大衛有什麼意思?
b. “如神的軍一樣” 是什麼意思?
12:23-40—其他在希伯崙擁立大衛的
(12) 試把這裡的人數加起來,看看這大軍共有多少人?
(13) 這些是掃羅死後才到希伯崙擁立大衛的:
a. 他們是否比不上前述的勇士?為什麼?
b. 12:39-40顯示什麼景象?
(1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