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第1日

經文默想
以斯拉記6:1-13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在立殿的根基之後不久,聖殿重建的工程因鄰近敵人的反對就停頓了 (主前538),直至神興起哈該和撒迦利亞兩位先知來勸勉百姓,這工程才在大利烏的年代,即主前518年左右重新繼續,不過也立即遭到反對。這一次百姓並沒有向反對的勢力低頭,反而繼續建殿,等待河西的總督等政要向大利烏呈上的報告的結果:

(1) 似乎在巴比倫是找不到古列下詔的通告,但他們卻繼續尋索,終在王帝的夏宮亞馬他城找到:這樣的堅持去找,不是因大利烏是敬拜耶和華的,乃像其他有關他的事蹟的記載所顯示,他是通達之士,凡帝國之內各民族所敬拜主要的神靈,他都支持,甚至敬拜。無論如何,連這樣的君王也能在神的手中,被祂使用來完成祂的旨意。在聖經的記載中,你可想到有其他類似的事情嗎?

(2) 第三至五節重複了古列的通告,卻也給我們額外的資料。試把這段與1:2-4的通告內容相比,看看這些新的資料有什麼特別之處。

(3) 請參閱所羅門所建的聖殿的大小(見王上6:2) ,與古列所希望建的有何分別。你以為古列的用意何在?

(4) 一查之下,大利烏向河西的政要下達了什麼命令?(6:7) 你以為他這樣作的原委是什麼?

(5) 大利烏在6:8-10更出令支持這重建的工程。這些支持包括什麼?他在第10節終於道出了支持的原因之一。這原因是什麼?

(6) 像一般的王令,這王旨附帶了對違反者的審判警告:

a. 你以為王這決定是在以色列人意料中嗎?為什麼?

b. 你以為在先知領導之下,以色列人在這過程中在作什麼?

c. 他們這一次的經歷,可以給你在遭到反對下有什麼勸勉?

(7) 至於這河西的總督和同黨,他們對王令有什麼感受?他們怎樣處置王命?

(8) 請停下來思想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第2日

經文默想
以斯拉記6:14-22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聖殿終於在大利烏王第六年,即主前516年完成。歷史稱它為「第二聖殿」(The Second Temple):

(1) 這重建的工程之得以完成,聖經歸功於「先知哈該和易多的孫子撒迦利亞所說的勸勉」(6:14)

a. 換句話說,沒有先知的勸勉,這殿是否就不會被重建?

b. 既是這樣,我們該怎樣對待神僕人給教會和信徒的信息?

(2) 聖經同時也把這殿的完成,與神的命令和波斯諸王的旨意相提並論(6:14)

a. 這是什麼原因?

b. 這些命令和旨意的先後次序重要嗎?

(3) 雖然這一次獻殿的慶典,在情緒上似乎沒有立殿的根基時那樣激動(3:13) ,但聖經仍形容他們是「歡歡喜喜」的行獻殿禮(6:16)。如果你是哈該或撒迦利亞,你會怎樣形容你的感受?

(4) 獻殿禮所獻上的祭牲不少,(試參王上8:63),若與所羅門獻殿時所獻上的作比較:

a. 這次獻上的遠不及所羅門所獻的:重要嗎?為什麼?

b. 這裡似乎也缺乏像所羅門王發出的真情流露動人禱告(王上8:22-53) :重要嗎?為什麼?

(5) 與所羅門獻殿的情況尚有不同的是,因獻殿的季節之故,他們在獻殿後,隨即守逾越節。這對一群被擄歸回的人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6) 其實重建工程一停就是21年,在這段時間中,原來已有百姓「染外邦人污穢」(6:21)

a. 這對我們有什麼提醒?

b. 現在聖殿得以重建,對神的百姓以後的靈命有什麼重要影響?

(7) 除酵節緊接著逾越節,也被視為同一的節期。這群被擄歸回的人,第一次在聖殿重建後守除酵節,該有什麼特殊意義?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第3日

經文默想
以斯拉記7:1-10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第一次被擄歸回的百姓是在古列元年、即主前538年;但建聖殿的工程卻停頓至主前518年左右,終於在主前516年才完成。現在,以斯拉在亞達薛西的諭旨下,在主前458年帶領第二批以色列人歸回耶路撒冷:

(1) 聖經學者一般以以斯拉為波斯帝國的官員,是波斯王重用的文書,故「允准他一切所求」。加上他祭司的身份,他運用了影響力,帶領一批包括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門的和尼提寧跟著他回到耶路撒冷:

a. 聖殿既已重建58年,為何此時神要差以斯拉重回耶路撒冷?

b. 你以為這58年間猶大地的百姓可能在那一方面出事呢?

(2) 在這整卷書中,只有以斯拉的家譜有這樣詳細的記述:

a. 何故?

b. 他的根源追溯到那一個重要的先祖?其重要性何在?

(3) 7:10的定「意」,原文指「心」:

a. 考究律法(即神的話) 有何重要?

b. 遵行律法的重要性又如何?

c. 教訓律法又有什麼重要性?

d. 你認為那一個更糟:只研究而不遵行、或是只教導而不遵行?

e. 還有:只教導而不研究、或是只教導而不遵行?

f. 既研究,亦遵行、更教導的重要性何在?

(4) 以斯拉一行人的旅程須時多久?(巴比倫距耶路撒冷約500英哩)

(5) 為何特稱他們之能安全的到埗是「因神施恩的手幫助」?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第4日

經文默想
以斯拉記7:11-28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一段主要是亞達薛西王所下的諭旨的內容:

(1) 王是怎樣稱呼以斯拉的?帶有什麼意思?

(2) 他特別允准什麼人與以斯拉同去?有什麼特別用意?

(3) 這裡特別提及王的七個謀士。按一般解經家的意見,這就更證明這文件的歷史性。王和謀士竟為聖殿捐獻極豐厚的奉獻,其重要性何在?

(4) 所獻的故然不菲,但不限於王與謀士,尚有什麼其他人的呢?

(5) 按王的諭旨,這些捐獻其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

(6) 王更批准從「王的府庫」支取神殿經費所需,你認為以斯拉該如此行嗎?為什麼?

(7) 直到今天,一些歐洲國家的教會牧者、神父的薪酬仍由政府支付(Croatia) ,你認為合宜嗎?

(8) 不過王也為這些經費定了限額(7:22) 。無論如何,這實在顯出王的慷慨。不過在7:23王也道出個中的原因。你怎樣看王這動機呢?

(9) 在豁免神職人員納稅一事上,王基本上正式以「猶太教」為國家承認的宗教。今天在北美有不少人向政府施壓力,要求取消教會和神職人員的全部或部份的免稅優惠。你認為我們應力爭保存這些優惠嗎?為什麼?

(10) 王這諭旨,你以為對以斯拉有什麼重大意義?他是怎樣看這外邦君王一切的支持呢?

(11)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第5日

經文默想
以斯拉記8:1-22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以斯拉在此把與他同去各族長、家譜和人數列出來,卻只提到有亞倫的族裔和大衛的族裔同去,而沒有算出他們的人數。故此,似乎記錄這名單的目的不在乎數算人數,乃在乎叫我們看出以斯拉所具的影響力:

(1) 為何以斯拉如此緊張缺乏了利未人(即祭司的助手) 同去呢?

(2) 看來以斯拉動用他的影響力使易多終於派出228人與他同去。你以為這些非自願回到較貧窮的耶路撒冷的人的感受會是怎樣?你以為這些利未人這麼多年來在巴比倫是怎樣生活的呢?

(3) 以斯拉宣告禁食的原委是什麼?禁食是否就是克苦己心?

(4) 為何他以向王求保護為羞恥?

(5) 以斯拉於此時此地宣告禁食其實也是用以教導他們一個重要的屬靈原則。你認為是什麼原則?

(6) 以斯拉說這禁食的結果是什麼?

(7) 從這禁食的事件上,你學到什麼功課?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第6日

經文默想
以斯拉記8:23-36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從王和謀士所得的捐獻竟有大約25噸的銀子、33/4噸的銀器、33/4噸的金子和20個金碗等,這是「值數百萬元的巨額」(Gaebelein, Ezra, 660) 。如此時刻,這從波斯王捐贈而來的厚禮,在政治和屬靈上對以色列人有多大的意義?

(2) 以斯拉對缺乏利未人同去甚為介意。按這裡的記載,他們在這旅程上的功用或位份是什麼?

(3) 你認為這位份或功用的重要性在乎什麼?

(4) 以斯拉趁機提醒祭司和利未人,他們和器皿都是「歸耶和華為聖」的(8:28) 。這是什麼意思?在這歸程回耶路撒冷之始提醒他們的重要性何在?(相信他們每一個人應是在巴比倫出生、長大的)

(5) 這旅程須時四個月,是在沒有軍兵保護下,攜帶極多的金銀、經過危險之地,安全到達耶路撒冷。這當然是「神的手保佑」之故。以斯拉這決定對你有什麼提醒或挑戰?

(6) 「當時都數點了數目,按著分量寫在冊上」(8:34) 。你可以從以斯拉怎樣處理這些奉獻上學到什麼功課,特別是在處理屬神殿的財物上?

(7) 請把這裡所獻的祭牲與先前獻殿時所獻的作比較(6:17) 。有什麼地方是相同或相似的?其重要性又何在?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第7日

經文默想
以斯拉記9:1-15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第二批在以斯拉領導之下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與第一批相隔了80年之久。以斯拉看來是百姓和首領所公認的屬靈領袖和律法的教師。在一切獻祭和奉獻的點核辦妥之後,部份的首領就立刻讓以斯拉知道,原來祭司和百姓多有娶了外邦女子為妻:

(1) 以斯拉一聽之下,立刻的反應是什麼?

(2) 他的反應是否有點誇張?為什麼?

(3) 有那些人立刻到他那裡(與他同哀)

(4) 其他人又怎樣呢?

(5) 以斯拉面對的挑戰包括什麼?

(6) 除了撕裂衣服、哀傷之外,他立刻作了什麼?

(7) 但是犯罪的並不是他,為何他把自己也包括在內認罪呢?

(8) 以斯拉的禱告可以分作以下幾點:

a. 9:6:抱愧蒙羞:你曾否也對自己的罪有這樣的感受嗎?

b. 9:7: 承認列祖的罪:至今仍為亡國奴!

c. 9:8-9: 神希奇的憐憫:按他所言,希奇在什麼地方?

d. 9:10-12: 離棄神的命令:為何神立此命?

e. 9:13: 惡行之嚴重:從何見得刑罰輕於過犯?

f. 9:14-15面對公義的神:以斯拉看到他們的罪該受什麼的審判呢?

(9)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