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開始研讀舊約以斯帖記。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背景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作者藉以斯帖記來證明猶太人的普珥日的起源和當時所發生的事件的真確性。這日也稱為末底改日(次經馬迦比後書15:36)。雖然神的名字並沒有在書中提到,但這書的屬靈教訓意味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只要單單倚靠神,特別藉著禁食、禱告,神必施行拯救(4:14) 。
沒有人曉得這書的作者是誰,也不能肯定亞哈隨魯王是誰。但一般的估計認為他是主前486-465執政的薛西王(Xerxes) 。雖然早期一些教父對它正典的地位有點保留,“但它一直是希伯來聖經正典的一部份”(K&D. 196) ,更在主後90年的Jamnia公會再被肯定。
以斯帖的名字似是源於巴比倫,是女神“Ishtar” 或“Mercury” 的意思。按2:5-7所提供的家譜,相信末底改和以斯帖都是在波斯出生的。
在此,謹謝楊綺雯傳道為我們寫出整個以斯帖記的靈修資料。
(1) 從經文中的提示,你會如何形容波斯帝國的強盛?(1: 1)
(經文中的印度不是現在的印度半島,而是現在的巴基斯坦,是印度河流經之地;古實是埃及以南的國家,即現在的北蘇丹的西部,國境有美國由東至西岸那麼廣。)
(2) 在筵席中,亞哈隨魯王請了什麼賓客來飲筵?(1:3)
a. 亞哈隨魯王如何款待他的賓客?(1:4)
b. 為什麼他要這樣做?
(3) 除了請尊貴的賓客來飲筵外,他還請了什麼人?(1:5)
a. 他如何款待這些人?(1:5-8)
b. 他為什麼要款待這些人?
(4) 經文 (1:6) 對筵席的佈置有十分細緻的描述。當中有白色、綠色,藍色的帳子;英文聖經譯本將它譯為「白色、藍色、紫色的帳子」。聖經中,只有在出埃及記對會幕有類似的描述(參第25-28章)。從這些描述,你會如何形容亞哈隨魯王所擺設的筵席?
(5) 若波斯帝國正養兵蓄銳,準備再次進攻希臘,亞哈隨魯王為什麼要這樣擺設筵席?他有什麼目的?從他的擺設筵席,亞哈隨魯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經過飲筵187日(180日向貴冑展示國之豐富 + 7日與全國人民舉世歡騰),你能想像亞哈隨魯王的狀態會是如何呢?(
(2) 亞哈隨魯王要求瓦實提王后如何出來展示美貌?(
a. 為什麼亞哈隨魯王邀請王后出來展示美貌?
b. 從他的要求,亞哈隨魯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3) 當眾被王后拒絕,亞哈隨魯王老羞成怒。他如何處理王后的拒絕?(1:12-15)
(4) 米母干提議怎樣處理瓦實提王后對王的蔑視?(
a. 米母干把一個皇室家庭裡的糾紛提升為全國的問題,其出發點是什麼?
b. 你覺得米母干的提議如何?
c. 這個英明神武的君主亞哈隨魯王對此提議有什麼反應?
(5) 在此事之前,亞哈隨魯王是看瓦實提王后為珍寶,要把她的美貌展示人前。但由於她的一個決定,以致一夜間自己被廢去王后的地位。真是人生如夢。
a. 你若是瓦實提王后,你有何感受和反應?
b. 人生的變幻多是在我們不在意的時候發生的。你可曾有類似「人生如夢」的經歷呢?
c. 在這些人生風浪中,你是如何面對的呢?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背景:王后瓦實提是在亞哈隨魯王在位第三年(即483B.C.),因拒絕王的命令而被廢的。以斯帖在王在位的第七年(即479B.C.)被選立為皇后。在這些年間,亞哈隨魯王曾與希臘爭戰,結果傷亡慘重,不但耗盡波斯帝國的國庫,也削弱了亞哈隨魯王在人民心中的威望。亞哈隨魯王自戰敗於希臘返國後,荒淫無道。以斯帖就是在這樣一個國家陷於沮喪混亂情況下,被送入宮去服侍這樣一個荒淫蠻橫的皇帝。
(1) 經文指出:亞哈隨魯王想念皇后瓦實提。你會怎樣理解亞哈隨魯王的「想念」?(2:1)
(2) 王的侍臣向王作了什麼提議,以解決王對皇后瓦實提的想念?(2:2-4)
a. 回想在廢除瓦實提的時候,米母干提議找個比瓦實提「還要好」的人作皇后代替瓦實提。你認為米母干會以什麼準則來選擇「比瓦實提還要好」的人呢?(1:19)
• 新譯本的翻譯:「又請王把她王后的位分賜給另一位比她好的人」。
b. 在王的侍臣的提議中,是以什麼準則來尋找王后的候選人?
c. 你認為神會用什麼準則來揀選祂喜悅的人?(撒上16:7;箴 21:2-3)
d. 從以上三種不同揀選人的準則,你能看見神與人在揀選上的分別嗎?
(3) 從2:5-6,試描述末底改的個人背景。你若有末底改的個人背景,身處於亞哈隨魯王的時代,你會有何感受?
(4) 經文如何形容以斯帖這個人物?(2:7-9)
a. 經文中特別指出以斯帖有另一名字。那是什麼?(2:7)
b. 從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對以斯帖的反應,你會如何形容以斯帖這個人?(2:8-9)
c. 你若有以斯帖的背景和條件,被選入宮服事亞哈隨魯王,你會感覺如何?
(5) 對末底改和以斯帖這兩個人物的介紹,經文刻意指出他們的猶太背景。為什麼?
a. 他們是如何處理自己的猶太背景?
b. 從他們的猶太背景與身處波斯異邦的處境,你有什麼個人領受?
c. 從他們在故事發展裡的自處,你在當中有什麼學習?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經文指出:每一個受亞哈隨魯王寵幸的女子都要經過一個潔淨身體的過程。請試列出這個過程的每一步驟。(2:12)
a. 從這潔淨身體的過程,你認識亞哈隨魯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b. 你若是其中一個被送入宮的女子,在經歷這潔淨身體的過程中,你有何感受?
(2) 當女子潔淨了身體,準備獻身於王的時候, 2:13指出凡她所要的都必給她。
a. 你若是當中的女子,在準備進去見王時,你會要求要什麼東西?
b. 這個做法帶有什麼含意?
(3) 在獻身給王之後,她們的遭遇會是怎樣?(
a. 你認為曾被寵幸的女子能被王再提名召她的機會有多少?
b. 若女子不再被提召,她的餘生將會如何?
c. 若明白到所有被寵幸的女子的下場,你會如何形容那些女子在潔淨身體的12個月裡的心情?
(4) 以斯帖如何面對整個潔淨身體和準備進去見王的過程?(
(5) 2:17告訴我們: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什麼原因使以斯帖得到亞哈隨魯王的寵幸,更決意立她為皇后代替瓦實提?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背景:在亞哈隨魯王立了以斯帖為后之後,過了一些時日,王又再招聚處女。
(1) 2:19經文指出:末底改坐在朝門。
a. 什麼是「坐在朝門」?
b. 這個形容對末底改識破暗殺亞哈隨魯王的陰謀有什麼幫助?
(2) 2:20指出以斯帖沒有將籍貫宗族告訴人。這節經文已是第二次強調這點(參看2:10)。
a. 為什麼末底改要這樣做?
b. 你認同這種做法嗎?
c. 假若你是以斯帖,你會怎樣處理自己的族裔問題?
(3) 末底改聽見什麼計謀?(
(4) 末底改沒有親自舉報,卻告訴王后以斯帖代為舉報。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從末底改這個做法,你對他有什麼認識?
(5) 從經文的敍述,這個舉報為末底改帶來什麼好處?
a. 根據背景資料顯示,波斯王通常會即時慷慨地論功行賞。但今次對末底改的舉報卻遺忘了。你若是末底改,你有何感受?
b. 你認為有什麼原因使王忘記論功行賞?
c. 這次的遺忘如何把以色列民族從哈曼的滅族行動中拯救出來?(參6:1-14)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背景:以斯帖被立為后之後五年,哈曼被亞哈隨魯王抬舉。
(1) 本段經文介紹了故事裡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 哈曼。從整章經文,你認識他多少?
a. 哈曼是誰?
• 一般都認為亞甲族是亞瑪力人的後裔。亞瑪力人是以色列民的宿敵(撒上15:1-3)。但有神學家認為「亞甲族」並不真的是在種族上與亞瑪力人有關係;由於過往的歷史,「亞甲」就成為一個對以色列民族宿敵的統稱,代表了清晰的反猶太立場。
(2) 為什麼末底改不肯跪拜哈曼?(3:3-4)
a. 末底改先前要求以斯帖隱藏自己的猶大人身份。如今,自己卻因不肯跪拜哈曼而自揭自己是猶太族裔。為何他的做法好像是前後矛盾?
b. 你若是末底改,你會如何抉擇?
(3) 哈曼以「掣普珥」(抽籤)的方式,祈求神靈為他找出最宜殲滅猶太人的日子。結果如何?(3:7)
• 哈曼在尼散月(正月)掣籤,這正是猶太人慶祝逾越節的日子。掣籤結果擇定了亞達月(十二月)。哈曼要等十一個月才是攻擊猶太人的最好時機。
(4) 哈曼如何使亞哈隨魯王接納他的滅族提議?(3:8-11)
a. 從他的提議,你認識哈曼是一個怎樣的人?
b. 亞哈隨魯王如何處理哈曼的建議?
c. 從亞哈隨魯王接納哈曼的建議,你對亞哈隨魯王有什麼認識?
(5) 「跪拜哈曼」是象徵降服於屬世的邪惡力量。今天,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可有要你「跪拜哈曼」的景況?
a. 在那些情況下,你過往的抉擇是什麼?
b. 若你再面對同樣情況,你的抉擇又會是什麼?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王滅絕猶太人的諭令頒佈後,各人有什麼反應?(4:1-5)
a. 末底改的反應代表了什麼?
b. 猶太人有什麼反應?
c. 以斯帖有什麼反應?
(2) 末底改停步於朝門前,明顯是希望得到以斯帖的幫助。末底改希望以斯帖如何幫助猶太人?(4:6-9)
a. 末底改的要求,對以斯帖來說有什麼挑戰和危機?(4:8)
b. 末底改對以斯帖的要求,與之前對以斯帖的囑咐(2:10, 20)前後矛盾。你認為當中有什麼原因?
(3) 當以斯帖從哈他革口中,明白了王滅絕猶太人的諭令後,她有什麼反應?(4:11)
a. 從以斯帖的回應,你覺得她在宮中的地位如何?
b. 以斯帖心裡擔憂的是什麼?
c. 你若是以斯帖,你會怎樣做?
(4) 聽見以斯帖的回應,末底改的反應是什麼?(4:13-14)
a. 末底改說:「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此時你若閉口不言,…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末底改是要提醒以斯帖什麼?
b. 末底改說:「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認為末底改在心裡盤算的是什麼?
c. 末底改說:「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末底改這句話背後有什麼理念?
(5) 以斯帖要求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她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這舉動背後有什麼目的或意義?(4:15-17)
a. 4:11與4:16是以斯帖對王滅絕猶太人的諭令的兩種不同反應。兩者有什麼不同?
b. 由4:11-16,以斯帖在心裡經歷了什麼過程?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