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 我們會繼續研讀舊約以西結書。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推羅城因它的狂傲而招至神的審判,這是上兩章的默示所宣告的。現在神繼續的默示是針對推羅王本身。這默示可分成兩部份:
28:1-10—第一部份:審判的預言
(1) 王的高傲(28:2)
a. 自比為神是什麼罪?
b. 這裡暗示他這樣狂傲的原因是什麼?
(2) 神的責備(28:3-5)
a. 他在那方面認為能與神相比? (28:3)
b. 他用什麼來衡量智慧?(28:4-5)
c. 相信但以理的名聲當時已超越巴比倫傳到別國:推羅王其實能與他相比嗎?為什麼?(28:3; 參但5:10-12)
(3) 王要面對的審判(28:6-10)
a. 神會用誰(和什麼人)來審判他?(28:7; 26:7)
b. 神要怎樣對待他引以為榮的東西?(26:7)
c. 「必死於海中」對他是怎樣特別的審判?(26:8, 2)
d. 他尚能仍以神自居嗎?為什麼?(26:9)
e. 他要得到“與未受割禮的人” 的死是什麼意思?(28:10)
28:11-19—第二部份:推羅王背後的那位(參下註)
(4) 這裡論到伊甸園(28:13) :神原是把誰安放在伊甸園中?(見創2)
(5) 這裡怎樣把推羅王與他相比?(28:12)
(6) 歷史文獻給我們知道,古代近東的王多以各種寶石來裝飾自己;不過這裡的九種寶石恰巧與以色列大祭司胸前所配帶的十二種寶石中的九種相符(試把28:13與出28:17-20; 39:10-13作比較)。這樣的形述:
a. 叫我們對亞當有什麼認識?
b. 叫我們對推羅王有什麼認識?
(7) 與基路伯相比(28:14-16。註:原文沒有“約櫃” 二字;是譯本自加的)
a. 如果這裡是形容亞當:我們對未犯罪的亞當有什麼認識?
b. 如果這裡是形容撒但:我們對未墮落的撒但有什麼認識?
(8) 這裡論到“貿易” ,該是指推羅王而說的(28:16-19)
a. 貿易的興盛與強暴有什麼關連?(28:16)
b. 他的罪帶來什麼刑罰?(28:16b)
c. 是什麼引至他的墮落?(28:17)
d. 他的罪為何引至「聖所」(在不少抄本「聖所」是單數的)被褻瀆?
e. 褻瀆帶來什麼審判?(28:18)
f. 你認為從上文下理和以上的形述,這默示是把推羅王與亞當或是與撒但相比?
g. 與誰相比對信息有重大分別嗎?為什麼?
(9) 為何神以哀歌來說出這信息?(28:11)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在聖經釋經的歷史中,對這第二部份默示的解釋是眾說紛紜的。一般保守派的解經家認為這裡是把推羅王與人類在伊甸園中的先祖亞當作比較;而“第15-16節是他與亞當犯罪墮落的比較” (K&D, 234)。但有些保守派的解經家就進一步的認為“第12-17的形述只有撒但才吻合—是指住在推羅王這人裡面的撒但” (Alexander, 89)。讀者需按上文下理,和默示所採用的字句來作判斷。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在對推羅一連串的默示後,現在以較短的信息針對西頓—這個屬推羅勢力範圍內的城市—說話。要明白為何也要論到西頓,我們需要把28:20-26一起研讀:
28:20-24—審判西頓的原由
(1) 審判西頓的原由包括那三樣?
a. 28: 22a
b. 28: 22b
c. 28: 23
(2) 28:24再次重複第三個原由:
a. 重複的對象是誰?
b. 既是如此,對西頓的信息其實是對以色列所有的鄰居說的。你同意嗎?為什麼?
(3) 這些如西頓一樣恨惡以色列的鄰居,將要得什麼審判,以致神的目的能達到?(28:23)
(4) 這對今日以色列的鄰居有什麼提醒?(亦參28:26)
28:25-26—以色列的復興
(5) 應許招聚分散的:
a. 招聚分散者如何能叫神顯為聖?(28:25)
b. 神顯自己為聖是因:
i. 祂使以色列復國?(1948年)
ii. 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所成就的救恩,使像使徒們的猶太人得進神的國?或是
iii. 在末日把他們從仇敵手中拯救出來?(參亞14)
(6) 今天的以色列是否已「安然居住」?為什麼?
(7) 今天的以色列人因著這應許該有什麼盼望?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第29-32章基本上是針對埃及的七個默示。
前五個是審判的宣告:
29:1-16—臨到法老、埃及人和埃及地較概括的宣告
29:17-21—論到尼布甲尼撒的殺戮
30:1-19—臨到埃及與聯盟
30:20-26—以折臂為喻
31:1-18—以亞述為鑒戒
第32章是以兩個哀歌來宣告法老和他的軍兵的終局。
今天讓我們思想第一和第二個默示。
29:1-16—臨到法老、埃及人和埃及地的審判
(1) 這默示的日期是什麼?(29:1)
(2) 當時耶路撒冷已失陷沒有?(參王下25:1-3)
(3) 尼羅河一直是埃及的象徵,也是埃及生存的基本條件:
a. 這默示論到法老第一個罪是什麼?(29:3)
b. 神以什麼來作比喻,道出祂的審判?(29:4-5)
(4) 這裡亦論到法老那些罪?(29:7; 參下註一)
(5) 埃及將要面對的審判包括什麼?(29:9-12; 試逐一列出。亦可參耶43-44尼布甲尼撒打敗、殺戮埃及人的詳述)
(6) 神卻為這審判定出什麼限期?(29:11)
(7) 這限期過後的埃及會變成怎樣?(29:13-16)
(8) 今日的埃及如何見證這預言的真確?
29:17-21—尼布甲尼撒—神審判的工具
(9) 這默示是何時臨到以西結的?(29:17。註:按日期而言,這是以西結所得的最後的默示,也是推羅頑抗13年,終於先陷不久而得的)
(10) 以西結如何形容這13年長的戰役?(29:18;可參本年第27周、第257日的靈修小篇)
(11) 神說,祂把埃及送給尼布甲尼撒的原因是什麼?(29:19-20)
(12) 為何神竟會恩待這樣的外邦王?(29:20)
(13) “當那日” (相信是指埃及得審判的日子)臨到時,會發生什麼事?(29:21; 參下註二)
(1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一:“以西結在此沒有直接提到法老的名字,耶利米書44:30卻讓我們知道,他是法老合弗拉。在(主前六)世紀初期,上任的法老施行抑制政策,使尼布甲尼撒從容的佔領耶路撒冷。但合弗拉既比較具野心和懂得把握時機。他應西底家的邀請,派兵進攻巴勒斯坦向尼布甲尼撒挑戰,使尼布甲尼撒不得不暫時撤兵(耶37:5-11)。結果,西底家的策略失敗,因為埃及不久就被迫撤離猶大地。”(NICOT, Ezekiel, 134)
註二:聖經學者一般基於史家約瑟夫的記載,認為推羅的被困(在這默示是以過去式來形容的)是耶路撒冷失陷(主前587/6年)不久發生的,乃是經13年才失陷的(主前574/3年)。以西結說這默示是(被擄後的)第27年年初一所得的,就是主前571年。故此,這裡所說的「開口」相信不是先知在逃離者從耶路撒冷來見他,神使他「開口」的那事(這是24:27所預言,33:21—即主前585年—第12年10月5日所發生的事)。故此,我同意一些解經家的見解,認為這裡的角是指彌賽亞而言(因以色列自此再沒有「角」,即君王興起),而先知的開口是象徵彌賽亞/基督的來臨之後,福音的廣傳。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30:1-19—對法老與同盟國的審判(學者對這默示的日期意見不一,有認為是緊接29:1-16;有認為是緊接29:17-21的默示)
(1) 「耶和華的日子」(30:1-5)
a. 這裡的「耶和華的日子」與約珥書2:12和俄巴底亞書15的有什麼相似之處?
b. 這裡的「耶和華的日子」的殺戮是臨到誰身上?(30:4-5; 參下註一 )
(2) 「耶和華的日子」的結果(30:6-9)
a. 埃及會遭到什麼結果?(亦參29:10)
b. 埃及的盟國又會怎樣?
c. 這日又稱為什麼?(30:9b)
(3) 那「日」的使者(30:10-12)
a. 這裡指明尼布甲尼撒是這日的使者,故這「日」與約珥書的那「日」有什麼不同之處?
b. 這裡怎樣形容尼布甲尼撒和他的軍旅?
c. 這3節的代名詞的轉換表明什麼?
(4) 審判的的範圍(30:13-19)
a. 挪弗(Memphis) 是當時埃及的京城,法老的所在,也是埃及兩個主要偶像之一Ptah的敬拜中心:它將遭會遭受什麼審判?(30:13)
b. 巴忒羅(即上埃及)、瑣安、挪、訓等是埃及主要的城市和保障:
i. 它們一同要得到什麼命運?
ii. 連合起來,全埃及要遭到怎樣審判?(30:18-19)
30:20-26—折法老的臂
(5) 這默示的日期是什麼(30:20)
(6) 與耶路撒冷失陷相隔多久?(見王下25:1-3)
(7) 這默示用什麼來喻法老的遭遇?(參下註二)
(8) 神說祂已折斷合弗拉的一臂(30:21),相信是耶利米書37: 5-11他敗於尼布甲尼撒手中的戰事:
a. 他另一臂會怎樣?(30:22)
b. 誰會被用來折斷他的臂?(30:24)
c. 這審判的目的是什麼?(30:26)
(9) 今天你得到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一:古實即依索匹克,弗是利比亞,路德人屬小亞細亞人;他們都曾與埃及結盟。“同盟之地” 該譯為“約之地”( 按七十士譯本) ,一般認為是指那些在耶路撒冷失陷之後逃到埃及的以色列人。
註二:這裡的法老是合弗拉(Hophra) 。”他自封的名號,埃及原文的意思正是‘有力的壯臂” (Alexander, 98)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以西結在上文的默示之後兩個月,再得默示以亞述為例警告埃及。在主前860-612年間,亞述是世界的霸權。
(1) 這裡以什麼來喻亞述?(31:3)
(2) 神如何形容它的華美?(31:3-5)
(3) 是什麼使它這樣華美?(31:5b)
(4) 31:6-7怎樣進一步論到它的榮美?
(5) 31:5以「田野諸樹」與它比較;31:9又以什麼樹木與它比較?
a. 這「神園中的樹」是指什麼?
b. 為何不能與亞述這香柏樹相比?
c. 亞述怎樣變成如此的?
i. 是他本身的能力?
ii. 是神之故?
iii. 如此榮美的大樹會有倒塌的一日嗎?為什麼?
iv. 今天世上那一國是與亞述相似的?
(6) 亞述犯了什麼罪?(31:10-11)
(7) 神會用誰把它折斷?(31:11-12)
(8) 它的倒塌會怎樣影響列國、列民?(31:12-13)
(9) 亞述這樹雖然巨大無比,它與其他所有的樹共同之處是什麼?(31:14)
(10) 為它滅亡而哀傷的話是形容陰間的話語(31:15-17)
a. 31:15以什麼來喻為死人哭喪的情景?
b. 列國固然因而震動,這默示如何形容那些在它之前先到陰間的?(31:16)
c. 它的盟國又會如何?(31:17)
(11) 埃及該從亞述身上學到什麼功課?(31:18)
(12)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以西結在耶路撒冷失陷之後六個月得到這為法老作哀歌的默示:
(1) 耶路撒冷失陷的消息在第12年10月5日達到被擄的人中(見33:21)
a. 在這得默示的日子,被擄的人的心境會是怎樣?
b. 這為法老而作的哀歌對他們又有什麼意思?
(2) 巴比倫固然是世界霸權,埃及又如何?(32:2)
(3) 神要怎樣處置這(尼羅)河中的大魚(monster) ?(32:3)
(4) 誰是作這工的工具?
(5) 法老這巨魚要得到什麼收場?(32:4-6)
(6) 32:7-8如何形容天勢的改變?這又怎樣顯出法老的威榮?
(7) 法老的收場如何影響遠近的邦國?(32:9-10)
(8) 預言尼布甲尼撒的的殲滅(32:12-14)
a. 神如何形容巴比倫大軍?(32:12)
b. 埃及既變成荒場,為何卻說:“埃及河水(因而)澄清、江河像油” ?(32:14)
(9) 為何神以哀歌形式發出審判的話?誰會唱這哀歌?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對埃及發出最後的默示,如上文一樣,是一首哀歌。雖然原文沒有指出月份,中文和合本加上“十二月” 是合宜的;顯示以西結這默示是在上文的默示兩個月後得到的。
32:17-21—把埃及扔到陰府
(1) 以西結被吩咐要把誰扔到陰府?(32:18)
(2) 據知,埃及人是有行割禮的習俗的(32:19-21)
a. 猶太人的割禮與其他世人的割禮有什麼重要分別?(參創17:9-14)
b. 埃及人雖有他們的割禮,卻與未受割禮的一併被扔在陰府是什麼意思?
c. 那些已過去的勇士要怎樣論到埃及的命運?(32:21)
d. 這是什麼意思?
32:22-32—陰間羞恥的名錄—這裡列出以往世代其中的國家的名錄
(3) 亞述(32: 22-23)—亞述、埃及的聯軍在主前605年的迦基米施(Carchemish) 戰役中敗在尼布甲尼撒手中,導致亞述王國的滅亡:
a. 亞述人在頂盛時是以什麼見稱的?(32:23)
b. 他們現在去了那裡?
(4) 以攔(32:24-25;見下註一)
a. 他們像亞述一樣行了什麼惡?
b. 他們與亞述得到什麼共同的命運?
c. 雖然如此:
i. 這裡重複提到那兩方面?
ii. 其用意何在?
(5) 米設、土巴(32:26-27 —這兩國是位於黑海和裡海/Caspian Sea中間的國家,在27:13被論及為買賣奴隸的國家)
a. 他們與亞述和以攔有什麼共通處?(32:26-27)
b. 為何特別提到他們是帶兵器下陰間(不一定指下葬)的?(32:27)
(6) 以東(32:29;參下註二)
a. 以東其實是小國,為何竟登這「陰間羞恥的名錄」?
b. 他與列國同得什麼命運?
(7) 北方眾王與西頓人(32:30; 北方眾王相信是指腓利基和亞蘭等北面的小國)—名錄到此完結,他們與列國同得:
a. 與未受割禮者的命運
b. 同是殘暴之民—動刀的必死於刀下
c. 他們通通下到陰間
(8) 這整段的哀歌:
a. 對法老的信息是什麼?(32:28, 31-32)
b. 對被擄的信息是什麼?
c. 對今日舉世的信息是什麼?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一:以攔在巴比倫之東,屬今天伊朗之西南。是古時米所多大米南部的重要國家。亞述王Ashurbanipal毀滅其首都書珊城,而尼布甲尼撒亦在主前596/4年間打敗以攔。最後,在主前539年被併入波斯帝國(NICOT, Jeremiah, 728-9) 。解經家K&D認為聖經對以攔的預言:“並非看以攔與以色列歷史過去的關係,乃以他為世界不敬畏耶和華的列國的代表……藉著神的審判而引到對真神的認識,並在祂的救恩上有份”(K&D, Jeremiah, 420) 。
註二:以東也是以色列長期的敵人(見民20:14-21;士11:17;撒下 8:13-14;王上 11:14-22; 王下8:20-22; 14:22; 16:5-6;代下 25:14。“瑪1:3清楚的指出……以東的毀滅是由迦勒底人帶來的。他們的滅絕卻是在瑪迦比時代才開始,至終在「猶太戰爭/Hewish War」時,被羅馬人完全消滅”(K&D, Jeremiah, 412-3) 。